郯城夜行

鞭梢指点问前程,狐帽狼裘踏雪行。

霜月欲沉风力劲,断鸿声里过郯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间出行的情景。"鞭梢指点问前程"形象地写出诗人骑马前行,用鞭子轻点地面,似乎在询问未知的路途,流露出对未来的探询和谨慎。"狐帽狼裘踏雪行"则刻画出诗人身着皮衣,头戴狐皮帽子,在寒冷的雪地中坚定地行走,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霜月欲沉风力劲"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峻,月光如霜,寒风凛冽,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断鸿声里过郯城"以孤独的孤雁叫声为背景,增添了旅途的寂寥感,同时也寓言了诗人独自面对困境的孤寂与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夜行走在郯城时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

宋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周烈妇

天地有正气,纲常藉人扶。

当其志所激,弱女胜丈夫。

四明滨巨海,潢池肆樵刍。

象邑当厥冲,残贼甚剥肤。

妇也冰霜姿,诗礼为楷模。

仓卒走避贼,从夫出闉阇。

弱质既窘步,况负六月雏。

夫妇不相保,踉跄各奔逋。

事势在危迫,死生决须臾。

举身赴清流,不复怜呱呱。

一死祇自全,含笑归冥途。

荒荒白日黯,惨惨寒云铺。

数日具含殓,颜色腴不枯。

健儿尽膜拜,闻者咸叹吁。

于乎烈妇心,岂为声名图。

巾帼留正气,身死名不徂。

会当纪丹管,国史他年书。

形式: 古风

朱子文画雨中见访

雁下湖光远,鹰凌霜气高。

此时见之子,物外挺人豪。

幽意秋飞练,长吟砚涌涛。

丈夫忘得失,岂复恋绨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初秋登黔灵赠瞿脉上人

黔山精舍好,相对有名僧。

道悟无生妙,禅参最上乘。

茶煎涧中水,香霭佛前镫。

不许尘凡到,云岚护几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滟滪堆

大江西来四千里,争入一线夔门天。

夔门偪仄不肯受,回波卷浪青云巅。

白盐赤甲互掎角,日与水斗寻戈鋋。

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

奇哉峡口滟滪石,巍然独立江中间。

白帝逶迤作屏幛,瞿塘环绕如晶盘。

千溪万壑雷电激,中流一柱来当前。

有时如象又如马,出没变化难言诠。

江流纵强亦退听,势穷力竭翻求怜。

步依滟滪不敢肆,安流而下生洄澜。

夔门巫峡二百里,本为险地今平川。

乃知天意畏倾覆,留此要令江无权。

共传禹功费镌凿,巨灵神斧开烟峦。

至今百神递呵护,绝顶不敢停鹰鹯。

朝宗万派必经此,好与嵩岳名俱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