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口夜泊南去零陵十里矣营水来自营道过零陵下湘水自桂林之海阳至此与营会合为一江

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

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

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

万壑千岩诗不遍,惟有苍苔痕屐齿。

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

湖南山色夹江来,无复瑶篸插天起。

坡陀狠石蹲清涨,澹荡光风浮白芷。

骚人魂散若为招,伤心极目春千里。

我亦江南转蓬客,白鸟愁烟思故垒。

远游虽好不如归,一声鶗鴂花如洗。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从清澈的湘江源头出发,一路直送湘水流入营水。
在老朋友亭前,湘江与营水交汇的地方,夜晚的桅杆矗立在沙滩上。
从湘江口遥望湘南,城郭山水模糊难辨。
万千山谷和岩石间的美景难以尽数,只有青苔见证了我留下的足迹。
三年的瘴气雾霭异常奇特,世间登临的景色如此罕见。
湖南的山色夹着江水而来,再也没有瑶草插天的景象。
起伏的山坡上,坚硬的石头在清流中显得格外醒目,微风吹过,白芷在水面漂浮。
诗人的心魂飘散,如何能召回?满目凄凉,春天的千里江山令人伤感。
我也是漂泊江南的异乡人,白鸟在烟雾中愁苦,思念着旧日的营垒。
虽然远游美好,但还是不如回家,一声杜鹃啼叫,如同洗涤过的花朵般清新。

注释

清湘:湘江的清澈上游。
营水:湘江下游的一条支流。
故人亭:老朋友相聚的亭子。
樯竿:船上的桅杆。
浮世:世俗世界。
瑶篸:古代的一种美玉装饰。
坡陀:起伏不平的地形。
骚人:指诗人。
鶗鴂:杜鹃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湘江从清湘源头流经湘口,汇入营水的情景。诗人夜晚在湘口停泊,遥望湘南,感叹城郭山川的壮丽难以尽述,只有苔痕和屐齿见证了岁月的痕迹。他感慨三年来的瘴雾生涯,世间风景虽奇绝,但心中仍怀念故乡的瑶篸(瑶族的竹楼)不再耸立。湘江两岸的山色倒映江面,狠石清涨,光风浮动着白芷的香气,然而诗人却因离别而心生哀伤,如同屈原般魂魄飘散,只能在春色千里中黯然神伤。

诗人自比江南的漂泊者,白鸟在烟雾中引发他对旧日战垒的思念。他体会到远游虽好,但最终还是不如归乡,听到鶗鴂(杜鹃鸟)的啼鸣,眼前仿佛洗尽铅华的花朵,更添离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湘潭道中咏芳草

积雨倏然晴,秀野若新沐。

芳草径寸姿,中有不胜绿。

萋萋路傍情,颇亦念幽独。

驱马去不顾,断肠招隐曲。

形式: 古风

鄱阳湖

凄悲鸿雁来,泱漭鱼龙蛰。

雷霆一鼓罢,星斗万里湿。

波翻渔火碎,月落村舂急。

折苇已纷披,衰杨尚僵立。

长年畏简书,今夕念蓑笠。

江湖有佳思,逆旅百忧集。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紫荷车

绿英吐弱线,翠叶抱修茎。

矗如青旄节,草中立亭亭。

根有却老药,鳞皴友松苓。

长生不暇学,聊冀病身轻。

形式: 古风

缄口翁

君子取中道,常在语默间。

多言固自费,不语良独难。

此翁身如郑文渊,辨如悬河思如泉。

迩来缄口欲挂壁,嗫嚅畏客翻可怜。

君不见东家玉壶本弟兄,叩之犹解语分明。

愿闻胚浑甚深义,定自能令一座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