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一)

一官贫薄仅三年,不计归囊肯计迁。

笑杀当时高隐者,区区犹待买山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比官员与隐士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官员清贫却无怨言,以及对隐士过分追求物质的讽刺。

首句“一官贫薄仅三年”,描绘了一个官员在任上仅仅三年,就因职务之贫而生活拮据的情景。这里的“贫薄”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也暗含了官场清廉、不贪污的高尚品质。诗人以“仅三年”强调了时间虽短,但已足以体验到官场生活的艰辛。

次句“不计归囊肯计迁”,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官员对待仕途的态度。他不计较离任时的个人财务状况,甚至不考虑升迁的机会,这表现出他对官场的淡泊和对物质的轻视。这种态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赏。

后两句“笑杀当时高隐者,区区犹待买山钱”,则将目光转向了隐士群体。诗人以“笑杀”一词,表达了对那些过分追求隐居生活、仍不忘念及购买隐居之地所需金钱的隐士们的讽刺。这里,“区区”二字强调了这些隐士对于物质的过分执着,与前文官员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官员清贫自守、不慕虚名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与隐士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既展现了作者对官员清廉自守精神的赞美,也对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隐士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二)

吴田百亩岁常荒,家计萧然只草堂。

却有春眠浓似酒,不将朝市博江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三)

黄尘车毂不曾停,白发怀恩恋阙廷。

谁是东吴钱若水,归来双鬓只青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四)

风尘西北三边警,灾沴东南万姓艰。

世事去今无限在,只应张翰不相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五)

高人原不爱高官,帝与官衔宠退閒。

添得空名将底用,批风抹月管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