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繁华啸芳年,蔓草对幽思。

妾本赵燕姿,误身任侠子。

长安任侠矜少年,五花白马黄金鞭。

平明驰逐新丰市,日晚吴姬垆上眠。

玉骢一别知何处,可惜佳期梦中度。

筇竹丁香起暮愁,枕屏十二巫山雨。

落尽冬青犹未回,转头黄叶委苍苔。

空帘尽日无人见,寂历黄昏月又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代闺人答轻薄少年》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轻浮少年的失望与哀怨。诗的前两句“繁华啸芳年,蔓草对幽思”展现了少女在青春年华中独自沉思的场景,与外界的热闹形成对比。接下来,诗人通过“妾本赵燕姿,误身任侠子”表达了女子对自己误入风流场所的悔恨,暗示了与轻薄少年的纠葛。

“长安任侠矜少年,五花白马黄金鞭”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自视甚高、行为放荡的少年形象,他们白天在新丰市上纵马驰骋,夜晚则流连于酒肆之中。然而,“玉骢一别知何处,可惜佳期梦中度”揭示了女子对这段无果恋情的失落,只能在梦中回味。

“筇竹丁香起暮愁,枕屏十二巫山雨”运用了象征和比喻,以暮色中的愁绪和巫山云雨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四句“落尽冬青犹未回,转头黄叶委苍苔”描绘了季节更迭,而她的心境却如落叶般无法挽回,空闺独处,只有黄昏月光作伴,更显其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闺中女子对轻薄少年的无奈与哀怨,展现了明代闺怨诗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水墨鸲鹆

山鸲鹆,羽㲯毵,声断续。

不逐雌雄向空谷,何事孤枝抱寒独。

山桃野竹更芳菲,纵有虞罗也见机。

红香落尽忽飞去,深山古木行人稀。

形式: 古风

孀妇吟

开箧见珠翠,思君前日情。

祗言恩爱长相顾,岂误音容隔死生。

东流逝水何时返,倏忽青天綵云散。

铜镜妆台不复窥,罗襦绣被荒尘满。

月明穗帐凉如水,灯火荧荧照虚位。

寂寞空帘鹊影閒,萧条穷巷虫声碎。

东邻车马如云屯,西邻歌舞日纷纷。

不羡他家夫妇好,宁甘守节在君门。

新坟峨峨倚山麓,春去秋来草应绿。

夜半伤心不忍啼,天明独抱孤儿哭。

形式: 古风

送陈沧洲游浯水便登方广岩

闽山西来多法园,溪西一道通仙源。

林花贝叶相辉映,道林凿齿皆清言。

遥岩二月霜花积,千丈垂萝袅烟碧。

水帘风卷半空寒,石室云来万山白。

真僧不见宾头卢,片月孤峰色相癯。

六时天乐闻钟磬,百尺风潭写画图。

仙舟此别饶佳趣,岂学悠悠向平去。

林僧定扫壁间苔,山人况有惊人句。

形式: 古风

书闽宪淮安陆公骢马朝天卷

骢马新凿蹄,翩翩锦障泥。

朝鸣柏台下,莫走金陵西。

金陵西上连双阙,白门秋风桂香发。

手中玉斧绣为衣,马上霜威面如铁。

故园淮水望犹赊,心念王程不顾家。

阊阖九重归使节,炉烟咫尺诵皇华。

朝回月隐南宫树,梦里犹听七闽雨。

一道风霜露冕时,几年红海星轺曙。

圣主恩深念远臣,穷荒今日赖咨询。

功成毕竟登台辅,应继贞元第一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