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游仙诗三首》中的第一首,以游仙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全诗以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思考。
首句“一夕复一朝,一春复一秋”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接着,“昔日繁华子,零落归山丘”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零落,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随后提出“谅无鲁阳戈,白日谁能留”,借鲁阳公挥戈止日的故事,表达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无奈。
接下来,“挥袂出门去,东游访十洲”展现了诗人决绝的态度,他决定离开现实世界,前往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的“十洲”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诗人想象中的仙境充满了奇幻的景象:“云霞为宫阙,铁石为桥楼”,宫殿由云霞构成,桥梁由铁石搭建,展现出仙境的非凡与美丽。“黄龙跃其间,丹凤鸣啾啾”则描绘了仙境中祥瑞的生物,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与和谐。
最后,“顾此非凡境,引领意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以及在心中对这种非凡世界的渴望。“倘有不死草,吾当复何求”则是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体现了对生命永恒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时间、自然等深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