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闻说一首寄与可为尧夫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正直人格和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推崇。
首联“闻说蓬仙作小麾,湛恩从此破群疑”,以蓬仙的智慧和深沉的恩泽,暗示了正直之人能够化解疑惑,带来深远的影响。蓬仙在这里象征着智慧与超凡脱俗,小麾则寓意着细微之处的洞察力和影响力。
颔联“平生直道宜三黜,自古周防用四知”,赞扬了正直之人在面对不公时的坚守与退让,即“三黜”之意,指古代官员因坚持正直而多次被贬黜。同时,引用“四知”典故,强调了正直者在面对诱惑时的清醒与警觉,即“知止、知足、知畏、知耻”。
颈联“松竹何尝凋晚秀,稻梁应且续朝饥”,通过松竹不凋、稻梁不断的形象,象征着正直之人的品格如同松竹般坚韧不屈,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洁,如同稻梁之粮,能持续供给人们生活的需要,寓意着正直者的精神力量能够滋养人心。
尾联“不须利口归豺虎,皎皎清穹未易欺”,表达了对那些善于言辞却心怀不轨者的警告,指出真正的正直与高尚难以被欺骗,如同明亮的天空一般,清澈透明,不容玷污。这里将天空比作公正无私的象征,强调了正直人格的不可动摇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正直人格的颂扬,以及对邪恶势力的警示,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