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大祀斋居(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和地位的感慨,以及在斋居期间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
首联“忝窃纡朱绂,栖迟记玉堂”,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却感到惭愧,如同身处豪华的宫殿中却难以忘怀自己的卑微身份。这里“纡朱绂”指身穿红色官服,“玉堂”则象征着朝廷的高官厚禄之地。
颔联“钟陵山上月,重此对清光”,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钟陵山上的所见之景,一轮明月高悬于夜空,诗人再次面对这清冷的月光,或许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与追求。
颈联“白日看驹隙,青云愧鹭行”,诗人将时间比作飞逝的骏马,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如梭。同时,他以“鹭行”比喻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与“青云”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既有自豪也有自省。
尾联“所嗟心寸草,何以报春阳”,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遗憾与困惑——虽然心中像寸草一样渴望生长,却不知如何回报温暖的阳光,暗喻了自己在官场中的迷茫与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时间、自然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