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啸(其一)

尚志生平泉石盟,嚣嚣岩壑傲簪缨。

身同孤鹤千峰绕,迹似流云一片轻。

室秘丹炉凝紫气,枝藏玄鸟递清声。

野人拾蕨堪为饷,何必扶藜入禁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趣高雅的隐士形象,他与自然山水结下不解之缘,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中通过“尚志生平泉石盟”开篇,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接着,“嚣嚣岩壑傲簪缨”一句,对比鲜明地展现了隐士与世俗的对立,他以山岩为伴,以自然为友,傲视那些追逐名利的权贵。

“身同孤鹤千峰绕,迹似流云一片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隐士比作孤高的白鹤在群峰间翱翔,又如轻盈的流云自在飘逸,生动地刻画出他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室秘丹炉凝紫气,枝藏玄鸟递清声”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神秘与静谧,丹炉散发出紫色的祥瑞之气,玄鸟在枝头传递着清脆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野人拾蕨堪为饷,何必扶藜入禁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野人采摘蕨菜作为食物,简单而满足,无需像那些官宦贵族那样劳心劳力,进入权力中心。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越。

收录诗词(12)

周履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啸(其二)

不随时辈较浮沉,卜筑茅堂近竹林。

几处幽禽啼树密,一番骤雨落花深。

床馀书卷从吾捡,径满蒿莱谢客寻。

自是野人成懒癖,高山流水是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清啸(其三)

生平疏散爱岩栖,白苧村前鸳水西。

寂寞草堂芳树合,崎岖石径野云迷。

柴扉尽日閒青草,野叟随时步碧溪。

扫榻淹留高士驾,开樽取醉索新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清啸(其四)

年来懒慢谢经过,幽壑閒门掩薜萝。

长昼阶前蒿草翳,深秋篱畔菊花多。

空庭举袂因调鹤,净几临书欲换鹅。

闻道湖南新月霁,漫移兰棹泛澄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清啸(其五)

数里村墟背郭偏,柴门深锁绿萝烟。

荷花凋尽三秋叶,桂子飘残八月天。

把酒谩看陶令菊,餐英遥诵楚人篇。

林端飒飒凉风度,欲觅鲈鱼理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