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晏制干二首(其一)

陇西公府俱名胜,元献曾孙号最贤。

玉陛新题翻墨榜,金门旧事付青毡。

远游行橐诗千首,退食高斋易一编。

再世起家调鼎鼐,中兴榜样更蝉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陇西的官署都是名胜之地,元献的曾孙以贤能著称。
新的题字在玉阶上如墨迹般醒目,过去的辉煌历史则被记载在古老的地毯上。
他在远方游学时创作了上千首诗,回到家中在高雅的书斋里整理编纂著作。
他的家族再次崛起,掌管国家大政,成为中兴的典范,这一成就更是连续不断。

注释

陇西:地名,指陇西地区。
公府: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
名胜:著名且值得游览的地方。
元献:可能指某位先贤或尊贵人物。
曾孙:祖父的儿子的儿子。
贤:贤能,有才德。
玉陛:宫殿的台阶,代指朝廷。
墨榜:用墨写的榜文,指官方公告或任命。
金门:皇宫的代称。
青毡:古时官署用的深色地毯,象征官场。
行橐:出行时携带的袋子,这里指游学的经历。
诗千首:形容诗作数量众多。
退食:古代官员下班后在家吃饭,引申为闲暇时光。
高斋:高雅的书斋。
再世起家:家族再次兴起。
调鼎鼐:比喻管理国家大事,鼎鼐是古代烹饪器具,象征权力。
中兴:国家由衰落走向复兴。
榜样:值得效仿的楷模。
蝉联:连续获得,像蝉的叫声一样连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为晏制干所作的两首诗之一。诗中,诗人首先赞扬了陇西公府的显赫地位和元献曾孙的贤能,暗示了对方家族的荣耀历史。接着,他提到公府的新题墨榜和过去的金门故事,象征着传承与历史的延续。诗人称赞晏制干才情出众,出游时携带千首诗篇,退居高斋研读经典,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修养。

“再世起家调鼎鼐”一句,表达了对晏制干未来仕途的期许,认为他有能力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同调和国家政务的大臣。最后,诗人称其为中兴的典范,期待他在国家振兴时期能持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整首诗以赞美和鼓励为主,体现了对晏制干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53)

度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制置侍郎阁学台座俯从乡论营求胜地改建贡闱严严翼翼实称朝廷所以宾兴贤能之意父老观者莫不称叹今工已告成命客饮之正获与焉谨赋诗三章以纪盛事词鄙意拙亦各言志傥蒙采察曷胜荣幸(其一)

中兴诏下九重天,分建科场贡蜀贤。

急就佛宫嫌北面,载开儒馆堕西偏。

得人自昔英才盛,择地于今气象全。

多士深思公雅意,要收鸿硕副详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制置侍郎阁学台座俯从乡论营求胜地改建贡闱严严翼翼实称朝廷所以宾兴贤能之意父老观者莫不称叹今工已告成命客饮之正获与焉谨赋诗三章以纪盛事词鄙意拙亦各言志傥蒙采察曷胜荣幸(其二)

殿角西头辟礼闱,峥嵘栋宇更巍巍。

碧鸡金马连环绕,云顶峨眉耸翠围。

陈范苏张应并驾,龙章谯郭亦横飞。

东都行复充乡赋,却望秦关入帝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制置侍郎阁学台座俯从乡论营求胜地改建贡闱严严翼翼实称朝廷所以宾兴贤能之意父老观者莫不称叹今工已告成命客饮之正获与焉谨赋诗三章以纪盛事词鄙意拙亦各言志傥蒙采察曷胜荣幸(其三)

皇家科目钓英豪,手大方能得巨鳌。

考论勋庸推虎榜,讲求师友自鸾刀。

泉翁竟被盲夫弃,云叟空劳圣主褒。

细看当年权造化,欧公眼目独清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制置喜雨之什

灵均一寸了纤埃,坐看云根万仞开。

不用挥戈方扫去,等閒噀酒便呼来。

清风濯我知何限,霖雨思贤想几回。

更向日边勤一溉,尽苏海宇亦奇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