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其一)

堂上琴书间鼎彝,檐前金鲫映冰池。

园林花木初容见,家世衣冠便可知。

熟识二难俱好事,偶来两客各能诗。

一时触目多佳思,烂醉如泥竟未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厅堂里摆放着琴书和古董,屋檐下金鱼在结冰的池塘中游动。
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刚刚展现出生机,一看就能感受到家族的书香门第。
熟悉这两样事物的人都是有品位的好事者,偶尔来的两位客人皆是擅长作诗的文人。
眼前的一切触发了许多美好的思绪,尽管喝得大醉,却并不觉得奇怪。

注释

堂上:厅堂。
琴书:琴和书籍。
鼎彝:古代的青铜器皿。
檐前:屋檐下。
金鲫:金色的鲫鱼。
冰池:结冰的池塘。
园林:花园。
花木:花草树木。
初容见:刚刚展现。
家世:家族背景。
衣冠:读书人的服饰,代指家族的文化传统。
熟识:熟悉。
二难俱:两者都。
好事:有品位的事物。
偶来:偶然来访。
两客:两位客人。
各能诗:都能作诗。
一时:此刻。
触目:映入眼帘。
佳思:美好的思绪。
烂醉:喝得很醉。
如泥:像泥一样。
竟未奇:竟然不觉得奇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开篇“堂上琴书间鼎彝”,设定了一个古典文化氛围浓厚的场景,琴代表着文学与艺术,书则象征知识与学问,而鼎彝是古代礼器,显示出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紧接着“檐前金鲫映冰池”,金鲫在阳光下闪耀,其倒影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营造出一片宁静与安详。

诗人随后转向园林之美,“园林花木初容见”,春意方始,花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家世衣冠便可知”,通过家庭的繁盛和门第的显赫,可以一窥其家族背景。

下片写到“熟识二难俱好事”,诗人与伯几、张子范等人的交情深厚,他们共同喜爱的事务。接着“偶来两客各能诗”,即使是偶尔相聚的朋友,也都能吟诵诗篇,显示出他们之间的情谊和文化素养。

最后,“一时触目多佳思”,诗人在这一瞬间被美好的事物所触动,产生了许多愉悦的思考。末句“烂醉如泥竟未奇”,即使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这种平淡中的满足和享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文化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会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同张文焕过吴式贤二十六韵

退居乏晤语,蒿莱翳荆扉。

闉阇一以出,秋色饶清辉。

东鲁有名士,勋庸厌常旂。

欢言拨簿领,宿约寻郊圻。

小舆信自逸,宁知劳者唏。

遐眺豁蒙蔽,未若联鞍鞿。

沦漪涉浅濑,杳窕穿晴霏。

西成禾稼熟,南宾鸿雁飞。

岁晏苦不乐,来日□已希。

怀人况有愿,渴心奉容徽。

丘园隐君子,结佩纫芳菲。

恬养足道气,悟悦通禅机。

渠石转流水,筑埭临弯崎。

柽榉荫书艇,芰荷环钓矶。

复有芦苇丛,江湖思依依。

起予一襟风,万有浮埃微。

设礼古俎豆,执事儒冠衣。

儿侄亦敬客,走趋色无违。

缅怀十年前,杰阁何巍巍。

幻境值革故,高踪甘遁肥。

利达被鼎贵,朝露终易晞。

孰能保令名,百世无评讥。

庄叟适游濠,曾生傲浴沂。

俯仰宇宙间,此会应复稀。

邃刹玩奇刻,乔林媚馀晖。

冥冥尘外心,澹然暮忘归。

形式: 古风

后苦雨行

七昼夜雨可已否,五更屋角万马走。

击碎屋瓦如拳然,三桥街中人乘船。

五斗陈米已万钱,籴且无之矧借旃。

一檐十蛛不成网,亿万万喙饥可想。

乘夜飞虫蚊愈多,苏湖秀州秧奈何。

形式: 古风

存心具饮

朝雨复暮雨,暑气日已微。

凉轩水□爽,幽坐延秋晖。

孤抱无一惬,前事有百非。

可读书本少,能言士尤稀。

积倦蠹帙翻,久辍犀柄挥。

吾儿忽具饮,山茹姜葖肥。

青瓷古茗器,十觞联若飞。

此生老且死,所幸岁不饥。

似闻吴中潦,米价良足唏。

东游岂不快,何如且言归。

一醉未易得,家贫今典衣。

典衣亦常事,冥心甘息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岁除夜过白土市不宿夜几失道田家地卧四十韵

腊月廿九日,丁亥之岁除。

朝发句容县,寒空晴色初。

初晴信可喜,泥深犹尺馀。

午憩白土市,暮指丹阳湖。

未至四十里,落彩沉金乌。

泥昼尚可涉,泥夜何可踰。

况乃冈坂间,十步千盘纡。

积雪五十日,冻块始半苏。

雪中间以雨,野溜成沟渠。

埂塍或断缺,下有不测淤。

江南旧行役,两夫肩竹舆。

与其一跌三,不若拾而徒。

芒鞋既已著,岂复惜衣裾。

黑者为水潦,白者为路途。

暗中相摸索,前行后号呼。

右手拄我杖,左手一仆扶。

远村坎坎鼓,守岁以自娱。

荆棘莽苍中,焉从造其庐。

前导忽还迓,道远店亦无。

求宿一农家,地卧用草铺。

于此得偃息,岂敢过有图。

暖汤濯倦足,浊酒斟浮蛆。

意色默相贺,天其念无辜。

幸无坑阱堕,险不狼虎屠。

灯下见异物,非马非骡驴。

藏牛于屋内,云以避穿窬。

终夕噍草声,去枕才咫且。

从者各僵仆,不异犬与猪。

平生几今夕,亦尝分郡符。

军府炽庭燎,丽谯侈门符。

宾客候兵卫,儿童奉屠苏。

焉知穷且老,狼狈逃村墟。

疮痏腰膂破,痒痛皮肤枯。

大风鼓天地,啸鬼号鼪狐。

使其伏榛莽,岂不戕厥躯。

遥遥乌聊山,有竹有琴书。

我故念我家,儿女亦念予。

目睫竟不交,炯然如鳏鱼。

晓行付一笑,终夕空嗟吁。

作诗纪此事,异时示吾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