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别伊仪部同年北上

春风一棹过毗陵,握手匆匆别恨增。

我欲南还君北上,夜深篷底独挑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毗陵别伊仪部同年北上》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首句“春风一棹过毗陵”,以春风和行舟的意象,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离别的氛围。"一棹"形象地写出船行之快,而"过毗陵"则点出地点,毗陵即常州,寓含了诗人与友人在此处的相遇与告别。

第二句“握手匆匆别恨增”,直接表达了两人匆匆道别的场景,以及离别后心中的遗憾和思念之情。“别恨”二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这里的“恨”并非单纯的怨恨,而是包含了深深的惋惜之意。

后两句“我欲南还君北上,夜深篷底独挑灯”,进一步展示了离别后的各自行程。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去向——南归,而友人则北上,夜晚在篷船中独自挑灯,画面凄清,更显离愁。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孤独旅程的想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以及离别后各自的心境,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72)

郭谏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与客同登虎邱二首(其一)

连朝伏枕因中酒,此日登山更举杯。

芳草已从香径合,残花犹傍暮春开。

日临山色当楼满,风度泉声曲涧回。

自是邀游兴成癖,扁舟湖上许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上巳日与客同登虎邱二首(其二)

剑池春色绿沾衣,把酒登临入翠微。

几处欢呼追胜赏,一番歌舞竟斜晖。

莺藏琪树间关语,燕逐杨花高下飞。

上巳风光时正好,共君潦倒未须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王仪部同年分巡东浙

胥江春雨后,送客剡溪游。

帆向天边落,舟从树杪浮。

越中新宪节,吴下旧风流。

遥想山阴夜,高情属子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池亭月夜迟客不至漫兴

山公池上月,澄霁似中秋。

深树烟初歇,晴空水欲流。

美人期不至,华馆自淹留。

独酌仍多兴,狂吟倚蒯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