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诸葛祠》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通过对诸葛亮祠堂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森森桧柏锦城东”,以“森森”形容桧柏之茂盛,以“锦城”点出地点,营造出庄严而充满历史感的氛围。接着“丞相祠堂画栋崇”,进一步描绘了祠堂的宏伟与庄重,通过“画栋”这一细节,凸显了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一羽云霄标赤帜,两朝日月保青宫。”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诸葛亮的功绩比作高悬于云霄的旗帜,以及在两朝中保护国家如同日月般不可或缺,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运筹数语茅庐定,创业三分鼎足洪。”这两句赞扬了诸葛亮在刘备时期的智谋与决策,以及他在三国时期建立的功勋,特别是他帮助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战略眼光。
“八阵兵谋谁步武,特来墙下挹清风。”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诸葛亮军事谋略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亲自前来祠堂,不仅是为了瞻仰先贤,更是为了汲取智慧与力量,仿佛在祠堂的清风中得到了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赞颂,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功绩,也表达了后人对其智慧、忠诚与勇气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