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二)

西畔双松百尺长。当时亲自见刘王。

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

南粤路,汉宫墙。晚风历历说兴亡。

摩挲东晋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西边的两棵松树高百尺,当年亲眼见过刘王。
山前的池塘如今莲花盛开,那是过去将军洗马的地方。
南粤路上,汉代宫殿的残垣断壁,晚风吹过,讲述着兴衰往事。
摸着东晋时的青苔灶台,细说着仙人炼药的方法。

注释

西畔:西边。
双松:两棵松树。
百尺长:高百尺。
刘王:指刘姓的王者,可能是指古代某位君主。
山前:山的前面。
莲花水:莲花盛开的池塘。
将军:古代的军事首领。
洗马塘:清洗马匹的池塘,常用来比喻过去的荣耀之地。
南粤路:南粤地区的道路。
汉宫墙:汉代宫殿的遗迹。
历历:清晰可辨的样子。
兴亡:兴盛与衰败。
摩挲:抚摸。
东晋: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苍苔灶:覆盖着青苔的灶台。
仙翁:传说中的仙人。
炼药方:炼制丹药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名为《鹧鸪天·其二》,作者是宋代的道教道士葛长庚。诗中以西畔双松为引子,回忆了刘王时期的历史,提及山前莲花水和将军洗马塘,暗示了历史变迁与英雄事迹。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南粤路和汉宫墙,晚风似乎在讲述着王朝的兴衰。最后,诗人抚摸着东晋时期的苍苔灶,追忆仙翁炼药的传说,流露出对古代仙道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沉思。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历史感和哲理韵味。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

雨过山花向晚香。烟丝空翠柳微茫。

旧家丹灶何人葛,今日帘泉阿姥黄。

犀角枕,象牙床。椰心织簟昼生凉。

杯行无算何曾醉,不觉罗浮日月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三)灯夕天谷席上作

翠幄张天见未曾。驼峰鹅掌出庖烹。

醉酣浑是迷天地,但见尊前万点星。

人似玉,酒如饧。果盘簇饤不知名。

东风吹我三山下,如在神霄上帝庭。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霜天晓角.绿净堂

五羊安在。城市何曾改。

十万人家阛阓,东亦海、西亦海。年年蒲涧会。

地接蓬莱界。老树知他一剑,千山外、万山外。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子直画屏求题诗.张禹受经

谈经难并绮罗边,先圣微言可浪传。

四海儒生知败绩,后堂何怯一彭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