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日出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感悟。
首句“日出东方,云散中天”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太阳从东方升起,云朵在天空中散开,展现出大自然的宏伟与美丽。接着,“夜来好雨,朝晴豁然”则表达了雨水滋润大地后,清晨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
随后,“迩日颇欣晴雨时,亦惟时矣愁益滋”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虽然喜欢晴雨交替的天气,但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更多的忧虑。接下来,“三百六旬例一睫,六龙历天而不知”以一年360天为例,比喻时间的流逝,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行,却似乎不知疲倦。
“爝火其劳乎,鲁戈真诞兮”则将太阳比作不息的爝火与鲁戈,赞美其永恒不灭的光芒。接下来,“咨汝和咨汝羲其,何能终古无薄蚀,万物久照澄光辉”表达了对太阳长久照耀万物的赞美,并提出了对太阳是否会有衰减的疑问。
最后,“君子有过其固也,日月之过维何其,谁能叩天一问之”以君子自省,引出对日月运行规律的思考,提出谁能向天询问这一问题的疑问,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自然规律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欣赏与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