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海门古城的沧桑变迁,诗人以“昔闻天祚际,城此镇东州”开篇,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仿佛能看到古人在此筑城的场景。接着,“坏堑寻馀镞,荒祠立故侯”两句,通过残垣断壁和荒废的祠庙,展现了古城历经岁月洗礼后的破败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沉寂与英雄的逝去。
“荆榛无茂日,禾黍几番秋”进一步渲染了古城的荒凉,荆棘丛生,庄稼稀疏,季节更迭却难见生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最后,“江上寒潮水,依然到石头”以江水不息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循环,同时也暗示着尽管古城已衰败,但其历史地位依旧不可磨灭,犹如江水终年流淌至石头,寓意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海门古城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也蕴含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对比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