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秋兴六首(其四)

风物殊乡见亦稀,残荷疏柳水深围。

王官行李愁弹铗,阿谷闺人故浣衣。

荒戍草深秋渐老,故侯瓜熟客忘归。

侧身南望还零涕,晏岁从谁赋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平谷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地方特色。首句“风物殊乡见亦稀”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但又试图去发现和理解。接着,“残荷疏柳水深围”一句,通过描写残荷、疏柳和深水,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萧瑟的秋景图。

“王官行李愁弹铗”一句,借用了典故,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官场或某种社会角色中感到不快或忧虑,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或无奈。“阿谷闺人故浣衣”则转向家庭生活,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家中洗衣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日常与温馨。

“荒戍草深秋渐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荒废的边防哨所、茂密的野草,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故侯瓜熟客忘归”则以故侯的瓜熟引出客人留连忘返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侧身南望还零涕,晏岁从谁赋采薇”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和孤独感。他侧身向南眺望,泪水不禁滑落,似乎在思考如何在晚年找到心灵的寄托,或许是在寻找古代先贤那种淡泊名利、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采薇”,以此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异乡秋景的独特感受,以及在复杂情感和人生哲思中的自我探索。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谷秋兴六首(其五)

忧郁无聊暂息机,吾庐栗里是耶非。

环溪村舍栽乌桕,落日牛羊下翠微。

薄月依云天若梦,百虫啼雨叶低飞。

上陵满目茫茫感,惆怅王孙何处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平谷秋兴六首(其六)

雾阁云楼黯几层,炊粱梦起思腾腾。

愁肠酒汤茶三碗,晞发风微月半棱。

厌乱人方思故业,藏山书拟约良棚。

一瓢随分谋栖息,凫鸟荒陂共夜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庚子年慨时

玉帐牙旗尽将才,潞河军散事堪哀。

荒城晚雨呜胡角,遥野晨星落上台。

井路牵衣宁惜别,重围卸剑正疑猜。

传闻西幸龙鸾队,密遣延秋夜半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心.六首(其一)

十日层楼九风雨,三年故国百思量。

逢人只信春憔悴,不道闻欢觉小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