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的第一章。诗中描绘了汉将英勇破敌的情景,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烈。
首句“匈奴十万寇辽阳”,开篇即以“十万”之数字形容匈奴军队的庞大,渲染出敌军压境的紧张氛围。“寇”字则生动地表现了敌人的侵略态势。接着,“汉将飞来入战场”,通过“飞来”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汉将迅速响应,迅速投入战斗的场景,表现出将领的勇猛和军队的机动性。
“直取单于归阙下”,进一步展示了汉将的英勇和战略智慧。单于作为匈奴的最高领袖,其被擒象征着对敌军的彻底胜利。这一句不仅突出了汉将的个人英雄主义,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对敌首的重视,以及以此作为胜利标志的传统。
最后一句“论功那更数名王”,表达了对汉将功绩的高度肯定。在古代,论功行赏是衡量将领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此句暗示,汉将不仅战胜了敌军,还俘获了敌方最高领袖,其功勋远超其他将领,无需再比较。这既是对汉将卓越军事才能的赞扬,也是对其高尚品德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再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紧张局势和英雄事迹,展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无畏和智勇双全,同时也传达了对胜利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