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花光梅十首(其三)平地回春

见说前村破雪开,我来雪影浸苍苔。

平生不识春风面,却道春从花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听说前村的积雪已经消融,我来到这里,只见雪后的影子映在青苔上。
我一生从未见过春天的真面目,却有人告诉我,春天是从花朵底下悄然来临的。

注释

见说:听说。
前村:邻近的村庄。
破雪:消融积雪。
我来:我到达。
雪影:雪后的影子。
浸:覆盖。
苍苔:青苔。
平生:一生。
不识:未曾遇见。
春风面:春天的景象。
却道:却说。
春从花底来:春天隐藏在花朵之下。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通过对雪后初开的村道与花朵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惊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

"见说前村破雪开"一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初春解冻的情景,"破雪"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雪开始融化的瞬间,而"我来雪影浸苍苔"则通过诗人自身的行动,将读者带入到这个季节转换的画面中。这里的"雪影"暗示着春光初照,"浸苍苔"则描绘了积雪下的苔藓已被融水浸湿的情形。

接下来的两句"平生不识春风面,却道春从花底来"则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感。"春风面"一词,不仅指自然界中春天的气息,更有抽象意义上的春天精神面貌。而"却道春从花底来"则是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理解,通过鲜活的花朵,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力量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雪、光线和花朵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早春初醒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体验。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清新脱俗,是一首成功传达季节之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花光梅十首(其十)实相圆常

青青叶底未堪尝,已作商家鼎鼐香。

四月江南烟雨阔,安心且待那时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花光梅十首(其二)绝后再苏

深山大泽老龙僵,不染樵人斧上霜。

月魄存存枯槁里,忽然枝上弄精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花光梅十首(其八)高下随宜

亚水凌空任短长,枝枝风度要平章。

一樽月下吞花影,剔在须头点点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花光梅十首(其七)偏正自在

枝南枝北出天然,雪艳烟痕若可怜。

冷面峥嵘无向背,何尝有意向人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