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雪岑诗

本自无须学撚须,此于止观事何如。

诗家格怕无僧字,圣处吟须读佛书。

得趣藕花山下去,逃名枯木众中居。

早梅咏得师谁是,见郑都官却问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题僧雪岑诗》。诗中充满了对僧人生活的向往与对禅宗智慧的追求。首句“本自无须学撚须”,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繁琐礼仪的不屑,强调了内心的自在与真实。接着,“此于止观事何如”则引出了对禅定与观照(止观)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的重视。

“诗家格怕无僧字,圣处吟须读佛书”两句,既是对僧人生活的一种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与宗教智慧结合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创作需要融入宗教的智慧,特别是佛教的教义,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融合,更是心灵上的共鸣。

“得趣藕花山下去,逃名枯木众中居”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藕花山下和枯木之中,既是自然界的隐喻,也是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最后,“早梅咏得师谁是,见郑都官却问渠”则以早梅为题,通过询问“咏得师”是谁,以及见到郑都官时的疑问,进一步深化了对禅意与诗境融合的探讨。这里的“咏得师”可能是指能够将早梅之美与禅理完美结合的诗人,而“问渠”则是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诗歌艺术与宗教智慧相融合的渴望。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范月溪欸乃集

欸乃溪干入听时,忽传新集到柴扉。

自惭我老眠云惯,遥羡君吟弄月归。

正始馀音何寂寞,四灵苦思尽光辉。

当行家数今谁是,消得渠侬论锦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徐咨议总管(其一)

美矣军咨议,元戎喜借留。

吟多磨盾鼻,心久折刀头。

梅日相求去,花时寄别愁。

天风题石处,从此梦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徐咨议总管(其二)

括要翁精训,君于翁又贤。

吟工如射巧,稿富已刊传。

资格宜分竹,功名早著鞭。

从军诗更好,因雁寄溪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