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僧仁泽(其三)

来游大梵天,邂逅兴悠然。

一见新犹故,相忘丑亦妍。

藕花诗有句,莲社我无缘。

不必参禅话,诗镫自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来到大梵天游玩,心情格外舒畅。
初次相见如旧识,不论美丑都欣赏。
想起藕花的诗句,加入莲社却无份。
无需深谈禅理,诗歌也能传递情感。

注释

来:前往。
游:游览。
大梵天:佛教中的宇宙中心或极乐世界。
邂逅:偶然相遇。
悠然:悠闲自在。
新犹故:新奇如旧识。
相忘:忘记对方的外貌缺陷。
丑亦妍:即使丑陋也觉得美丽。
藕花:莲花。
诗有句:有相关的诗句。
莲社:佛教莲华社,指文人墨客的团体。
无缘:没有缘分加入。
参禅:参悟禅理。
话:交谈。
诗镫:诗歌灯,比喻诗歌能照亮人心。
自可传:自然可以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僧仁泽(其三)》,主要表达了诗人游历大梵天寺时的偶然相遇和感悟。首句“来游大梵天”描绘了诗人造访寺庙的场景,接下来的“邂逅兴悠然”则写出诗人在此际遇中心情的闲适与愉快。诗人通过“一见新犹故”表达初次相见却似旧识的感受,认为美丑相对,即使是不美的事物在特定情境下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相忘丑亦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审美观,即使丑陋的事物也能在忘却偏见后显得美好。“藕花诗有句,莲社我无缘”则流露出诗人对佛教莲社生活的向往,但遗憾自己未能加入其中。最后两句“不必参禅话,诗镫自可传”表明,虽然不能深入禅修,但诗人认为诗歌也可以作为精神交流的媒介,传递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个人游历的见闻感受与禅宗思想,以诗为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禅境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演雅

洛阳棘满门,连昌菌当衙。

枸杞怪成犬,寄奴妖见蛇。

芸香虚辟蠹,鞠梅工两蛙。

黄檗到里苦,紫荆无外遮。

衰绿秋蒲柳,赧赤春金沙。

薰莸类莫辨,桐梓谁汝嘉。

山下犹有蕨,邱中能无麻。

杖老竹生力,炷病艾焮痂。

芷兰足幽媚,桃李从俗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次韵戴成叔(其九)

雪溪后人贤,门户郁相扶。

牙签三万轴,研究勤三馀。

天命未可期,毋嗟失东隅。

但问道在己,穷达何关儒。

形式: 古风

次韵戴成叔(其五)

傍家数亩园,景物便偃仰。

水近竹愈青,土腴花怒长。

得閒日月长,万里归坐想。

有时发孤啸,山谷答清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次韵戴成叔(其八)

朝家相真贤,表表梧桐树。

群贤如凤皇,飞翔得依附。

风来惊四邻,汗走僵训注。

云胡太山巅,苍苍岂其数。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