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其二)

重华邈不作,大道日以隐。

凤鸟每高翔,麒麟摆羁引。

志士悲时运,光迹若电泯。

临渊漱珠水,栖山拾云菌。

纵身天路上,谢彼世涂窘。

乘化游无穷,万劫不复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游仙(其二)》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邃的哲理,描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重华邈不作,大道日以隐”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与对当今道德衰落的感慨。重华,即指远古的圣君虞舜,这里象征着道德与理想的光辉。然而,这种光辉似乎已经远离了现实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寻觅。

接着,“凤鸟每高翔,麒麟摆羁引”运用了两个神话中的吉祥物——凤凰与麒麟,象征着高尚品德与理想境界。然而,它们却只能在高空中飞翔,被束缚于现实的羁绊之中,无法真正实现其价值。

“志士悲时运,光迹若电泯”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志士们面对动荡的时代,内心充满悲凉,他们的理想光芒仿佛瞬间消逝,如同闪电般短暂。

“临渊漱珠水,栖山拾云菌”描绘了志士们在追求理想时的艰难与执着。他们或许选择逃避现实,隐居山林,寻找心灵的慰藉,但这种逃避并非真正的解脱。

“纵身天路上,谢彼世涂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他们愿意踏上一条通往理想世界的道路,摆脱尘世的困扰与束缚。

最后,“乘化游无穷,万劫不复尽”展现了诗人对于永恒与无限的追求。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存在,让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得以延续,永不终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游仙(其三)

远游访玄洲,西造昆崙城。

长风万里至,吹我飘飖行。

昆崙何峣峣,曲阿荫沧溟。

碧树夹兰台,云房郁葱青。

徙倚东厢隈,北上历羽庭。

启匮发灵图,上有列仙名。

久淹变化涂,今日乃长生。

形式: 古风

游仙(其四)

精卫填东海,㷀㷀累形躯。

哲人匡宇宙,天命不可须。

闻有山林士,弃世以自娱。

愿言从之游,斋㓗练羽书。

丹池可止渴,晨餐咀云珠。

度纪谅非难,去去勿踌躇。

形式: 古风

游仙(其五)

三丘阻沧波,瑶木盖云崖。

阴林陨珠实,白鹄连翩飞。

仙者五六人,羡门与安期。

晞发洞房阿,石室清逶迤。

我行入名山,彷佛倏见之。

陵风歘猋举,何时复来归。

形式: 古风

游仙(其六)

东南有青云,郁郁照瀛洲。

岩隈列紫林,丹水络曾丘。

峨峨三珠宫,远望似烟浮。

山川属灵壤,光丽异神州。

列真乘羽车,妖女并来游。

苍龙扶玉轪,翼以双素虬。

羲和不敢驱,朱光正淹留。

徘徊离宫中,岁纪歘千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