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雁塔晓钟

早鸡声里听钟鸣,映起当年野老情。

林外月斜敲正急,山中露冷韵偏清。

客船夜泊愁惊梦,官署辰衙喜报晴。

我有新诗寄僧壁,纱笼却笑宋人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赖世隆的《赞雁塔晓钟》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钟声唤醒沉睡世界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联“早鸡声里听钟鸣,映起当年野老情”,开篇即以鸡鸣与钟声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唤起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颔联“林外月斜敲正急,山中露冷韵偏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月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露冷则暗示着自然界的清新与静谧。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同时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与静好。

颈联“客船夜泊愁惊梦,官署辰衙喜报晴”,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客船夜泊,或许是对远方归途的期待与不安;官署辰衙,可能是对工作或生活状态的描述。这一联通过“愁”与“喜”的情绪对比,展现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不同期待。

尾联“我有新诗寄僧壁,纱笼却笑宋人赓”,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喜悦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寄诗于僧壁,既体现了文人的雅兴,也暗含了对佛教文化中“超脱世俗”的追求。而“纱笼却笑宋人赓”一句,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既是对前人作品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创作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

赖世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龙行

九龙之险无与比,江淮河汉风波耳。

岂如此水怪石多,朝夕无风浪自起。

天开地辟几春秋,何人凿空先泛舟。

畏途一开不可塞,至今来往行人愁。

乘风鼓棹碧潭心,喧天万壑隐雷鸣。

日色无光昼如夜,忽忽孤蓬一叶轻。

峡口初过第一龙,禹门吕梁高更雄。

船从天上直坠地,回头白雪翻晴空。

第二龙中长且大,狂澜骇浪争澎湃。

前呼后应疾若飞,生死须臾不停待。

三龙乍过四龙还,鲸波拂面舟人惊。

欲寻小径避险阻,倚天峭壁难飞腾。

五龙曲折忧回舵,六龙峻濑防危祸。

乱涛势合如山来,船从水底钻将过。

急流数里诣七龙,俗传压怪留神踪。

莫云此龙易与耳,前后复溺在眼中。

八龙崎岖犹是畏,浪高石大难回避。

九龙出峡且安行,维丹岸下如更生。

相对斜阳须畅饮,梦魂半夜犹频惊。

起来四望远山色,龙里月沉云气黑。

经过历历皆可陈,悔将微躯临不测。

九龙之险甲九州,瞿塘滟滪如安流。

自笑好奇穷涉览,诗成空说鬼神愁。

形式: 古风

泳渔沧庙

麟阁图形与世更,唯侯英烈死犹生。

斗牛夜焕双龙气,山谷时闻万马声。

瘴雾辄从风里散,枯苗齐向雨中荣。

民心恋恋无时已,长共溪流一带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官坊洞

古洞傍溪头,突兀真奇迹。

门前萝薛深,阴阴入路窄。

白昼飞晴云,滴沥泻山液。

空响撼轰雷,坐蹬润苍壁。

四壁烟云象,玲珑如刻画。

再从深处寻,晞微光照隙。

寒生流水声,听久清魂魄。

未审荒村中,灵秘自谁辟?

胜境不知名,沉晦良可惜。

吁嗟乎人生,遁迹亦同然!

形式: 古风

吊裴尔成

几年同笔砚咿唔,醴酒频供我湎濡。

醉里妄言始妄听,醒时庄语识庄图。

丝从渐染分黄黑,眼眩苍暝混雁凫。

世人结交云雨幻,三人臭味若生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