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自西崦复得再和二首(其一)

人归西崦步翠麓,月出东峰涌玉盆。

诗如琥珀妙藏蚊,摩头长咏笑自语。

划席冥搜卧复蹲,笔端三昧撼乾坤。

众人俯看旋磨蚁,忠义平生贯日霓。

也知用舍各由时,显处山川非设险。

笑中陷阱却藏巇,此时拟议轹中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从西崦归来,月升东峰的宁静景象,以“步翠麓”、“涌玉盆”等生动形象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诗中运用了“琥珀藏蚊”这一比喻,巧妙地将诗歌的精妙与深邃比作琥珀中的昆虫,暗示了诗歌内容的丰富与深沉。

接着,诗人通过“摩头长咏笑自语”的描述,展现了他独自品味诗歌时的愉悦与满足,仿佛在与自己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而“划席冥搜卧复蹲”则体现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即使是在席间也能忘我地思考与探索,直至卧地或蹲坐,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

“笔端三昧撼乾坤”一句,更是高度赞扬了诗人的才华与创造力,他的每一笔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能够撼动天地,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众人俯看旋磨蚁”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他人对自身创作的仰望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孤独与坚持。

最后,“笑中陷阱却藏巇,此时拟议轹中泥”两句,既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又揭示了在看似轻松的笑声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人生困境。同时,也强调了在特定时刻,诗人能够超越常规,提出独到的见解与思考,如同在泥泞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还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以及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晚归自西崦复得再和二首(其二)

世事回头惊破甑,年华脱手堕空盆。

机锋火聚不容蚊,持帆未欲乘风去。

扪虱闲为抱膝蹲,掌中诃子是乾坤。

压寨词锋盘屈剑,吸川酒胆倒垂霓。

脱巾露顶笑狂时,任意清閒饥得食。

关心名利醉登巇,浊流心念已澄泥。

形式: 古风

肇上人居京华甚久别余归闽作此送之

毳帽驼裘一尾轻,半开便面气如春。

醉归穿市月随人,此境要非吾辈事。

摩头忽忆海山滨,蕨芽荔肉齿生津。

十分春压能眠柳,一再风撩解笑花。

故山应摘雨前茶,从我觅诗如触鹿。

为君肥字作栖鸦,句中有眼莫惊嗟。

形式: 古风

次韵曾侯见寄

客食石门寺,而今仅两年。

衰迟嗟我老,邂逅识君贤。

圣域人称亚,儒林秀誉先。

未揎攀桂手,已许买山钱。

垄麦秋期近,庭槐昼影圆。

方思归去日,忽得寄来篇。

意合蒙推奖,情亲出爱怜。

格幽凌雪劲,词锦照人鲜。

把玩欣无厌,行吟却怅然。

句追工部袂,气拍翰林肩。

世已惊殊异,名宜改半千。

永怀风露重,绕遍旧池莲。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王舍人路分生辰

贵出贤王裔,宗连母后因。

秋容漱毛骨,春色照簪绅。

报国忠诚著,惊人句法新。

惯看青禁月,屡梦玉关尘。

博古知无敌,穷经亦绝伦。

后宵通七夕,今日是生辰。

佳气凌湘浦,非烟压楚闉。

绿醽浮白蚁,绮席绕花轮。

寿缀诸天献,词容野客陈。

不凋蟾窟桂,难老海山春。

已作瞻双阙,行看据要津。

功名先入手,图画在麒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