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蔡琰归汉图(其四)

历历风沙貌得真,两雏牵挽意逡巡。

不知野店黄昏后,谁画当年断臂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题蔡琰归汉图(其四)”这一主题,展现了蔡琰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风貌与情感纠葛。诗中以“历历风沙貌得真”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蔡琰归汉途中的艰辛与真实,风沙不仅象征着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喻了历史变迁中的艰难与挑战。

“两雏牵挽意逡巡”,描绘了蔡琰身边两个幼小的孩子,他们或许代表着希望与未来,也可能是她归途中的依靠与牵挂。这句诗细腻地捕捉到了人物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在逆境中相互扶持的坚韧精神。

“不知野店黄昏后,谁画当年断臂人。”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考。野店是旅途中的避风港,而“黄昏后”的场景则增添了几分沉思与孤独。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像蔡琰这样的英雄或普通人,他们的故事被遗忘,被时间所覆盖?“谁画当年断臂人”更是直击人心,断臂象征着历史人物的牺牲与付出,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历史记忆中的脆弱与易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蔡琰归汉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勇与坚韧,更深刻探讨了历史记忆的保存与传承问题,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791)

郑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秋江举网图

西风波浪刮鱼腥,何处幽人独下罾。

百岁想甘清节守,桐江不必问严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题季璋梅花

三年为客海东涯,万里罗浮一梦赊。

霜月夜寒天地合,开门曾忆看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答任彦舜送香橙(其一)

皇都传说上元春,罗帕包封赐近臣。

海角未沾天宠洽,却怜霜颗特分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答任彦舜送香橙(其二)

红盘擎到碧窗纱,三寸黄柑擘永嘉。

亲老正思甜舌本,蜡封谁为寄吾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