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三章(其一)

拱木尚书里,穹碑通议桥。

昔观何壮钜,今望已萧条。

风压空城日,沙盘旱地潮。

苍然生晚色,一雁下城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汶上县的一片荒凉景象。首句“拱木尚书里”,以“拱木”形容树木之茂盛,暗示昔日尚书府邸的繁华。接着“穹碑通议桥”一句,通过“穹碑”和“通议桥”的描述,进一步展现昔日的辉煌与气势。

然而,接下来的“昔观何壮钜,今望已萧条”两句,笔锋一转,对比强烈,表达了对今日景象的感慨。昔日的壮丽与今日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风压空城日,沙盘旱地潮”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风吹过空旷的城池,日光被压抑,仿佛连自然界的活动也失去了生机。而“沙盘旱地潮”则是一种反常现象,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异常,进一步强化了荒凉感。

“苍然生晚色,一雁下城谯”结尾两句,以“苍然”形容晚景的苍茫,与前文的荒凉景象相呼应。傍晚时分,一只孤雁飞向城门谯楼,这一幕既孤独又凄美,象征着一种寂寞与哀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汶上县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清代文学中反映社会变迁、表达人生感慨的佳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汶上县三章(其二)

浩浩东城荡,今为种麦田。

伏蝗搜未尽,过马躏相连。

地势垦逾下,天心施岂偏?

偶逢三日雨,相汩又成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汶上县三章(其三)

春微沙不草,物竭市无人。

游食兵难练,荒书县屡陈。

土关讥逸盗,囤粟禁强民。

谁善操刀割,能教治一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旧县

南限东平北茌平,危峦九叠屼天成。

荒林烟保当关立,怒马风鬃夺隘行。

漫说投荒多苦客,尚闻逻夜有官兵。

回看沙际斜阳色,照见天边一雁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岔河

七县星棋布吕梁,云龙蜿蚴昔封彭。

地回西楚分睢泗,山入东齐固峄防。

谢垒屯军馀草木,汉家陵树有风霜。

客来览马邳州道,千里沙平落日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