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忆丙寅九月八日为先子六十诞辰,客汪舟次先生家,先生张宴为寿。今己亥是日,从郡返里,追念往昔,不禁盛衰存殁之感焉。赋此兼示公有

今夕何辰,感念吾亲,往事依依。

记主人寿客,为开清宴,诸郎并我,同戏斑衣。

回首当年,座中何限,转眼山邱赋曰归。

西州路,每车过腹痛,怕到城扉。门前画戟都稀。

惟列树、寒鸦晚噪饥。

纵西华尚在,畴怜沦落,五陵既散,无复轻肥。

何怪贫家,春风岁岁,不见层楼对夕晖。

当初燕,总双双去也,知傍谁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以深情的笔触,回顾了作者在丙寅年九月八日为父亲庆祝六十岁生日时的情景,以及在己亥年同一日期,从官场返回故乡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词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词的开头“今夕何辰,感念吾亲”,点明了时间与情感的焦点,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几句“往事依依”、“主人寿客”、“诸郎并我,同戏斑衣”,描绘了当年庆生宴会上的热闹场景,通过回忆过去,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回首当年,座中何限,转眼山丘赋曰归”这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巧妙结合,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西州路,每车过腹痛,怕到城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想象自己驾车经过曾经熟悉的地方时内心的痛苦与恐惧,表现了对过去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担忧。

“门前画戟都稀,惟列树、寒鸦晚噪饥”这一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西华尚在,畴怜沦落,五陵既散,无复轻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怪贫家,春风岁岁,不见层楼对夕晖”一句,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惋惜。“当初燕,总双双去也,知傍谁飞”,以燕子的离去象征着人世间的离散与变迁,表达了对失去的亲人和往日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对当前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148)

陆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八月初,与王秋上同寓郡城,秋上遇寒疾死,孟冬十日词以哭之

客舍芜城,汝病危时,夜火相依。

恨延龄续命,都无大药,敛形裹足,更少完衣。

只说中秋,故园同返,讵料先还是衬归。

亲朋送,共生徒一哭,声彻郊扉。家贫活计原稀。

更殁后、慈亲苦岁饥。

念丧明孤子,无方可疗,析薪弱弟,甚日能肥。

我对霜风,哀吟至此,黯黯寒云日不辉。

重烧纸,并乌丝写就,齐化灰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修翁有金陵之行,余亦旋里。舟中寄怀

世事何常,每到欢时,忽复全乖。早湖中灯火。

今宵顿灭,筵前丝竹,此夜难偕。

君既南还,余仍西向,一夕轻帆两地开。

浑无定,总人生聚散,野马尘埃。天涯搔首频回。

只此际、能无叹息哉。

看荒村野店,同时旅况,微风冷雨,一样离怀。

谁道长江,真成天堑,击楫偏能破浪来。

君姑去,约春时待我,来探江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题修翁填词小影

久矣骚坛,人共推君,才调恢奇。

便迦陵狂客,竞称我友,西斋老辈,亦日吾师。

忆昨先生,东亭遇我,旅馆三更酒醉时。

曾投赠,有香词一阕,写上乌丝。而今别后相思。

忽寄我、新图属和词。

讶凭谁细写,姿容逼肖,令余閒想,吟态如斯。

惯谱新声,偷翻艳曲,百幅蛮笺付雪儿。

清阴底,听歌声一缕,宛转淋漓。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初冬乏食,感叹成词

鬻畚吹篪,余岂能为,惟耕是依。

冀薄田多黍,兼供酿酒,穷冬有禦,岂叹无衣。

何意秋来,西风一夜,釜底孤城众壑归。

茅檐下,惊鱼游花径,浪皱蓬扉。稻粱十斛都稀。

任饱饭、侏儒笑朔饥。

更每思亲友,皆贫且病,谁言糠覈,可食而肥。

欲就天涯,故人禄厚,怅望千山又落晖。

凌空去,问卢耽何术,有翮能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