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亦元春寒四首(其四)

畹畹年芳一半休,嫩苔生阁走端忧。

宁知沉饮非荒宴,可惜逢春只远游。

灵鞠才名随士宦,嵇康懒性负山邱。

白桐花发郊扉静,不遣东风放紫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寒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畹畹年芳一半休”,以“畹畹”形容春花之盛,却言“一半休”,暗示春光虽美,但已过半,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嫩苔生阁走端忧”,写出了春日里新生的苔藓在阁楼间蔓延,引发了诗人的深思与忧虑,这里的“端忧”不仅指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暗含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宁知沉饮非荒宴,可惜逢春只远游。”这两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他意识到,有时看似放纵的饮酒并非真正的荒宴,而是内心深处对现实的一种逃避;而面对春天的美好,自己却只能选择远离,这既是对自身行为的自责,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无奈表达。

“灵鞠才名随士宦,嵇康懒性负山丘。”这里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嵇康,表达了对才华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生活的一种不满或挣扎。嵇康的“懒性”与山丘的隐逸生活,与诗人的现实处境形成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白桐花发郊扉静,不遣东风放紫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白色的桐花开满郊外,门前一片寂静,似乎连春风也不忍心催促诗人骑马出游。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细腻刻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春寒时节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病山守抚州

又见鸾皇下紫阍,更无鹰隼击秋雯。

匡时谏草收行箧,归路荷花咏圣恩。

一郡江湖闲步极,五更朝鼓断相闻。

年来正有新亭叹,更向天涯怅失群。

形式: 七言律诗

得丁晶斋书却寄二首(其一)

十日江行我尚思,浮生漂荡信何之。

悬知后此沉吟夜,定忆当初苦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得丁晶斋书却寄二首(其二)

日日轻尘罥宝钗,掩关独梦信悠哉。

才人不遇寻常事,只有樊南语可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夏闰之守湖州

故人从宦起差池,又见湖州杜牧之。

四十专城非晼晚,万人如海独心期。

过江历数吴兴守,作郡偏怜罗友辞。

惆怅金绒春系马,晓风吹断绿杨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