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殷岳所作的《读史(其十五)》,通过对历史人物伏波将军的描绘,赞扬了他的智勇和深远影响。"伏波天下士"开篇即点出伏波将军的高尚品格,他如同一位杰出的战略家,选择明智的君主效力。"真人崛东方"暗示了伏波在历史舞台上的崛起,他的气度宽广,符合开国皇帝的宏大格局。
"既见一乃心,披帷筹二虏"描述了伏波的决策能力和军事才能,他洞察全局,制定策略对付两个敌对势力。"聚米为山谷,指画同目睹"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他运筹帷幄的智慧,仿佛眼前的一切战略布局都能清晰可见。
"八区寻大定,奇坊勒铜柱"进一步赞美伏波的功绩,他使地区得以安定,甚至留下了刻有事迹的铜柱以昭示后人。"后世讼神人,谭言中绳矩"表达了后世对伏波的敬仰,认为他的言论和行动都遵循着公正的原则。
最后两句"古道不可期,宵人哗市虎"则借古道之遥,暗讽宵小之人无法企及伏波的高尚品德,他们像市井中的虎豹,只会制造纷扰。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赞扬了伏波将军的英雄气概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寓含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乱世宵小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