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

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

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

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客人来访弹奏素琴,心中充满对已故乐曲的感慨。
一首曲子源自久远,能有多少人至今还能欣赏。
乐声中蕴含着遥远的风雾,月光下泛起深深的情感涟漪。
琴声继续流淌着山水间的操练,让人在座中生出超脱尘世的心境。

注释

客:来访者。
鸣:弹奏。
素琴:未经装饰的琴。
遗音:已故之人的音乐或遗留的乐曲。
一曲:一首。
古:古代。
今:现在。
风霭:风中的雾气。
月烟:月光下的烟雾。
水山操:指山水间的音乐,可能指《水仙操》或《高山流水》等曲目。
方外心:超脱世俗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典雅致的画面。诗人以客来鸣响其素琴作为开篇,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惆怅与怀念。在这悠扬的琴声中,诗人感慨于一曲之转眼间已是古老,而能够真正领略并理解的人却寥寥无几。琴音之中蕴含着远古风韵,仿佛可以带人穿越时空,直至那遥远的过去。

“尽含风霭远”一句,更显得诗人的情感深沉,不仅是对音乐的欣赏,更是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敬畏。琴声如同带着岁月的痕迹,将听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遥远的世界。

“自泛月烟深”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似乎在通过琴声与那月光下的烟霭对话,在这静谧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这种境界既美丽又孤寂,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放逐。

“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琴声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自然之声与琴声的相续不断,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心灵境界。在这安静中,他似乎已经跳出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一种心灵的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艺术、自然和历史传承深厚的情感,以及他们追求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3)

潘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

形式: 押[寒]韵

末秋到家

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

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

形式: 古风

春日雪以回文绝句呈张荐权德舆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

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元日和布泽

至德生成泰,咸欢照育恩。

流辉沾万物,布泽在三元。

北阕祥云迥,东方嘉气繁。

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

恩洽因时令,风和比化原。

自惭同草木,无以荅乾坤。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