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楸荫柏堂,小枝犹合抱。
得地遂天年,斧斤安敢到。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柏堂旁的大楸树,其枝干粗壮,仿佛与天地同寿,享受着自然的恩赐,远离了斧斤的侵扰。通过“长楸荫柏堂,小枝犹合抱”这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大树的形态,一棵树的枝干竟然能合抱,可见其粗壮之极。接着,“得地遂天年”一句,表达了这棵树得以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寿终正寝的愿望。最后,“斧斤安敢到”则流露出对这棵树免遭砍伐的庆幸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大树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红玉谁家女,双曈如水流。
映花看汉使,不觉坠搔头。
红玉谁家女,明艳夺青春。
羞人不得语,含笑却成嚬。
翠霞金缕衣,独立翳斜晖。
无奈春风荡,吹人只欲飞。
春风能吹衣,不能解人意。
使我为朝云,与君从此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