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思

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

红枯金粉堕,寥落寒塘水。

西风团叶下,叠縠参差起。

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八月秋露已很浓厚,芙蓉花坚守香气凋零。
红色花瓣凋零如金色粉末洒落,寒冷的池塘水面显得凄清。
西风吹过,落叶如同团团翻卷的丝绸,交错飘摇。
再也听不到船夫的歌声,只留下绿色的荷叶在风中低垂。

注释

八月:秋季的第八个月份,指农历八月。
白露:秋天清晨的露水,形容天气转凉。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指代盛开的荷花。
抱香死:形容花朵在秋风中坚持到最后的香气。
红枯:红色的花瓣凋谢。
金粉:比喻凋落的花瓣。
寥落:稀疏、冷落。
寒塘:寒冷的池塘。
西风:秋季的偏西风。
团叶:聚集在一起的叶子。
叠縠:像波纹一样层层叠叠的叶子。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棹歌人:划船唱歌的人,可能指渔夫或舟子。
绿房子:绿色的荷叶,比喻荷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萧瑟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怀念之情。

“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这里写的是深秋时节,夜晚的露水很重,而荷花(芙蓉)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凋谢,其美好却无法长存,这也许暗示着诗人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红枯金粉堕,寥落寒塘水。”这两句继续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红色的花朵已经凋零,而地面上的金粉(可能指落叶或其他物体)随着风而去,流入了寒冷的河塘中。寥落的字眼增添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

“西风团叶下,叠縠参差起。”秋天的西风吹动树叶,使得已经干枯的叶子纷纷扬扬,而远处的雁阵则在空中排列不齐,这一切都加深了诗中的萧瑟感。

“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提到看不见当年唱歌的人,只剩下空荡荡的绿色屋檐,这种场景让人感到孤寂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秋天萧瑟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的哀伤。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同张明府游溇水亭

草色绿溪晚,梅香生縠文。

云天敛馀霁,水木笼微曛。

垂钓坐方屿,幽禽时一闻。

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江楼独酌怀从叔

水国发爽气,川光静高秋。

酣歌金尊醁,送此清风愁。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

云翻天边叶,月弄波上钩。

芳意长摇落,蘅兰谢汀洲。

长吟碧云合,怅望江之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短翮后飞者,前攀鸾鹤翔。

力微应万里,矫首空苍苍。

谁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

高风动商洛,绮皓无馨香。

一朝下蒲轮,清辉照岩廊。

孤醒立众醉,古道何由昌。

经术震浮荡,国风扫齐梁。

文襟即玄圃,笔下成琳琅。

霞水散吟啸,松筠奉琴觞。

冰壶避皎洁,武库羞锋铓。

小子书代耕,束发颇自强。

艰哉水投石,壮志空摧藏。

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

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骚雅道未丧,何忧名不彰。

饥寒束困厄,默塞飞星霜。

百志不成一,东波掷年光。

尘生脱粟甑,万里违高堂。

中夜恨火来,焚烧九回肠。

平明梁山泪,缘枕沾匡床。

依泊洞庭波,木叶忽已黄。

哀砧捣秋色,晓月啼寒螀。

复此棹孤舟,云涛浩茫茫。

朱门待媒势,短褐谁揄扬。

仰羡野陂凫,无心忧稻粱。

不如天边雁,南北皆成行。

男儿白日间,变化未可量。

所希困辱地,剪拂成腾骧。

咋笔话肝肺,咏兹枯鱼章。

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别尹鍊师

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

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

多君飞升志,机悟独超拔。

学道玉笥山,烧丹白云穴。

南穷衡疑秀,采药历幽绝。

夜卧瀑布风,朝行碧岩雪。

洞宫四百日,玉籍恣探阅。

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尘笼罩浮世,遐思空飞越。

一罢棋酒欢,离情满寥泬。

愿骑紫盖鹤,早向黄金阙。

城市不可留,尘埃秽仙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