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昨回私第,旋闻寝疾终。
四邻方响绝,二月牡丹空。
冢已迁名境,碑仍待至公。
秪应遗爱理,长在楚南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虚中的作品,名为《哭悼朝贤》。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对故人的哀悼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前昨回私第,旋闻寝疾终。" 这两句表明诗人刚返回自己的住宅,便听说了亲友或同僚的不幸去世,这里通过“前昨”二字表现了时间上的紧迫感和突发性,从而增强了哀悼之情。
"四邻方响绝,二月牡丹空。" 这两句描绘的是故人去世后周围环境的静谧与自然景物的变化。“四邻”指的是邻里之间的往来声响现在已经停止,“方响绝”则强调了这种安静的突然降临;“二月牡丹空”则是说在春天的二月,原本应该盛开的牡丹却因故人的离去而显得空洞和寂寞。
"冢已迁名境,碑仍待至公。"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墓地的关注以及对碑文的期待。“冢已迁名境”说明故人的安葬之地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碑仍待至公”则是在期待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为故人立碑刻辞。
"秪应遗爱理,长在楚南风。"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情感的缅绵和永久性。“秪应遗爱”是说对逝者的思念犹如细雨般不曾间断,“长在楚南风”则是在说这种思念将随着楚地的春风永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人去世后环境变化的描写,以及对墓地和碑文的关注,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悼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季节感(二月牡丹)和地域特征(楚南风),使得整个作品的情感色彩更加浓郁和深沉。
不详
唐僧。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后住湘西栗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又时时贻诗司空图,图亦推重之。有《碧云集》
门径放莎垂,往来投刺稀。
有时开御札,特地挂朝衣。
岳信僧传去,仙香鹤带归。
他年二南化,无复更衰微。
逍遥短褐成,一剑动精灵。
白昼梦仙岛,清晨礼道经。
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闲庭。
肯要为邻者,西南太华青。
郡楼名甚远,几换见楼人。
庾亮魂应在,清风到白蘋。
晴轩分楚汉,夜酒揖星辰。
何必匡山上,独言无世尘。
先生在世日,秪向镜湖居。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