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送翁时可如宛陵

问缠腰跨鹤,事如何,人生最风流。

怕江边潮汐,世间歧路,只是离愁。

白马青衫往事,赢得鬓先秋。

目送红桥晚,几番行舟。

兰佩空馀依黯,便南风吹水,人也难留。

但从今别后,我亦似浮沤。

敬亭上、半床琴月,记弹将、寒影落南州。

秋声里,塞鸿来后,为而登楼。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询问那骑着鹤的人,他的事情进展如何?人生中最潇洒的时刻。
担心江边的潮起潮落,世间的歧路,只增添了离别的忧愁。
回忆起白马少年的旧事,却已两鬓斑白。
傍晚时分,目送红桥上的船只远去,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离别。
佩戴的兰花如今只剩黯然,即使南风再吹过水面,也无法挽留离去的人。
从今以后的分别,我也如同泡沫般短暂。
在敬亭山上,只有半床清冷的琴声和月色,记得弹奏出寒冷的影子落在南方。
秋风中,塞外的大雁飞过后,我会因此登上高楼。

注释

缠腰:形容人飘逸或仙气十足。
歧路:岔路口,比喻人生的抉择或困难。
赢得:换得,得到。
红桥:代指美丽的景色或地点。
兰佩:佩戴的兰花,象征高雅或怀念。
浮沤:比喻短暂、虚幻的事物。
寒影:清冷的影子,可能指琴声的回响。
塞鸿:北方的大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送翁时可如宛陵》是宋代词人陆睿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翁时可离去的深深感慨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词中以“缠腰跨鹤”象征翁时可的飘逸形象,感叹人生易逝,风流不再。江潮与歧路象征着世事变迁和离别的无奈,白马青衫的往事唤起词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而目送友人远去,红桥晚景更添离愁。

“兰佩空余依黯”表达对友人离去后空寂心境的描绘,即使南风也无法挽留。词人感叹从此别后,自己如同浮萍般漂泊不定。在敬亭山的静夜,词人独自抚琴,琴声映照着月光,寄寓了对友人的思念。秋声、塞鸿和登楼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离别氛围。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

陆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定五年(1232)进士。淳佑中沿江制置使参议。宝佑五年(1257),白礼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又除起居舍人。后历官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 号:云西
  • 籍贯:会稽(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266

相关古诗词

甘州/八声甘州.寿贾师宪

满清平世界庆秋成,看看斗三钱。

论从来活国,论功第一,无过丰年。

办得闲民一饱,馀事笑谈间。

若问平戎策,微妙难传。

玉帝要留公住,把西湖一曲,分入林园。

有茶炉丹灶,更有钓鱼船。

觉秋风、未曾吹著,但砌兰、长倚北堂萱。

千千岁,上天将相,平地神仙。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瑞鹤仙.梅

湿云黏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千金买光景。

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花悰暗省。

许多情、相逢梦境。

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孤迥。

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情丝待剪。

翻惹得,旧时恨。

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题资福院平绿轩

带市人烟远,连村野色幽。

山从天际出,水向槛前流。

茅屋无端碍,松醪有意留。

因怀陵谷感,无语对归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感皇恩.旅思

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远水长山又重到。

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风头日脚下,人空老。

匹马旧时,西征谈笑。绿鬓朱颜正年少。

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倾倒。而今酒兴减,诗情少。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