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儿女穿针夜向分,楼头月落尚炉薰。
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乞巧节(七夕)夜晚的温馨画面。诗人通过对月下细致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儿女穿针夜向分"这一句,表达了在这特殊的夜晚,年轻女子们聚集一处,借着月光穿线做针织活。这里不仅仅是生活常态的展示,更蕴含着对爱情和婚姻美好的期待,因为乞巧节又称为“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会在这一天相会。
"楼头月落尚炉薰"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温暖,月亮从高楼上方滑落,而室内的炉火还在微微发出热气,营造出一种既有星辰之美,又不失生活之温馨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这里的“机边石”指的是织布机旁的石头,而“支床卧白云”则是借用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将躺在床上的感觉比喻为卧在飘逸的白云之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灵魂和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烈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动静无端画一圈,分明擘破又浑全。
日光漏得先天意,钻入书窗个个圆。
饧粥初香未赐烟,百金难买过湖船。
南屏山下何年骨,犹向人间觅纸钱。
东菑足时雨,离离半青黄。
田家不待穫,小摘炊新香。
金陵王气水东流,流到东淮古岸头。
夜半一声天上曲,锦帆天子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