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罗汉院愚轩

纷纷伪饰日,愚者乃贤欤。

好丑知谁论,文章亦漫书。

蚁来方弃智,匠去莫寻樗。

秪有閒风月,经过未忍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伪饰现象以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首句“纷纷伪饰日”描绘了一个充斥着虚假与伪装的社会环境,暗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往往难以辨别真正的价值与品质。接着,“愚者乃贤欤”一问,似乎在质疑所谓的“贤者”,是否真的能超越这种伪饰,展现出真正的智慧与品德。

“好丑知谁论,文章亦漫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在评价好坏与美丑时,人们的标准可能过于主观或表面化,而真正的价值往往被忽视。同时,对文章的轻率书写也暗含了对思想深度与内涵的反思。

“蚁来方弃智,匠去莫寻樗”运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前一句通过蚂蚁弃智的行为,隐喻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失去理性思考;后一句则以匠人不再寻找劣木为喻,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即使是在看似无足轻重的事物上,也应保持审慎与精准。

最后,“秪有閒风月,经过未忍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珍惜,认为在忙碌与纷扰中,只有闲适的风月能够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找到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真善美追求的执着与对伪饰社会的批判态度,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内翰太中残春口占二首(其一)

久次萧条郡,高情奈乐何。

莺花三月促,风雨一春多。

野寺携筇到,幽溪饮禊过。

四郊田水暖,驻节问新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奉和内翰太中残春口占二首(其二)

绿阴槐柳院,白日静寥寥。

有句方高咏,无宾可屡邀。

独眠闻漏转,纵步看丝飘。

结束东州计,诗编问酒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晓作

雨恶天光淡,风高晚气清。

四檐喧急溜,一枕厌寒声。

世虑漫沉想,此心还不平。

搔捞下书榻,坐对纸窗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同俊和赋禅悦长老此君轩

祇园无俗物,轩为此君开。

但未为龙去,何妨引凤来。

法中常住境,天下后凋材。

岂复如迁客,慇勤到处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