邃庵阁老宅赏灯限韵

芳宵娱客漫张灯,何幸龙门此共登。

放夜有恩宽汉禁,分盘随意出卢蒸。

未论火树三千架,真在瑶台十二层。

玉烛喜调今日泰,相公元不自言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俞泰在邃庵阁老宅中赏灯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欢愉之情。

首联“芳宵娱客漫张灯,何幸龙门此共登”,开篇即点明了夜晚赏灯的场景,以“芳宵”形容美好的夜晚,以“娱客”表达赏灯的乐趣,而“张灯”则直接描绘了灯火辉煌的景象。接着,“何幸龙门此共登”一句,巧妙地将赏灯的地点与古代科举中的“龙门”相联系,表达了诗人与宾客共同享受这一盛事的幸运与喜悦。

颔联“放夜有恩宽汉禁,分盘随意出卢蒸”,进一步描述了赏灯时的自由与随意。其中,“放夜”指的是允许人们在特定时间外出行游玩,体现了对民众的恩惠。“汉禁”原指汉代对夜间出行的限制,此处借指过去对夜间的严格管制,通过“宽”字表现了现在赏灯活动的宽松氛围。“分盘随意出卢蒸”则描绘了美食与热气腾腾的场景,暗示了赏灯时的宴饮之乐。

颈联“未论火树三千架,真在瑶台十二层”,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赏灯的壮观景象与神话中的仙境相媲美。火树三千架,象征灯火璀璨如繁花盛开;瑶台十二层,则是借用了传说中的仙界建筑,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与向往。

尾联“玉烛喜调今日泰,相公元不自言能”,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在场嘉宾才能的赞美。其中,“玉烛”常用来比喻清明的政治环境,“喜调”则表达了对这种局面的满意与喜悦。“今日泰”则直接点明了当下的太平盛世。“相公元不自言能”则是对在场嘉宾才能的隐含赞誉,意为他们的才华无需自我夸耀,已在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明代赏灯活动的热闹与欢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喜悦之情。

收录诗词(27)

俞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参政,嘉靖二年致仕,隐居芳洲,十年卒。好绘事,喜诗篇。有《芳洲漫兴集》

  • 字:国昌
  • 号:正斋
  • 籍贯:明常州府无锡
  • 生卒年:?—1531

相关古诗词

题画

小舸系烟汀,谁知笛里情。

寒芦风瑟瑟,正是晚潮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题画送同年高颖之册封黄州

翘首东南几夕曛,归心时逐广陵云。

乘轩偶借天风便,喜读黄冈竹外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次韵盆池新荷

地拘未遂凌川势,小展如怀畏满时。

造物自知生意在,玉渊金井露参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费县口占

地涌青莲石抱沙,东蒙北枕水环衙。

山城谁道春来晚,开遍棠梨又枳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