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奸人放恣,使公不登御史台,怀忠以死;
病翁悲伤,带泪写成循吏传,旷代犹生。
此联描绘了对高凤岐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上联“奸人放恣,使公不登御史台,怀忠以死”中,“奸人”指那些为非作歹、破坏公正之人,“公”则代表了高凤岐先生这样正直无私的官员。“御史台”是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监察百官、肃正纲纪,此处暗含高凤岐未能施展其公正监察之职,实属遗憾。“怀忠以死”则表达了高凤岐先生坚守忠诚,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乃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精神。
下联“病翁悲伤,带泪写成循吏传,旷代犹生”中,“病翁”可能指的是梁鼎芬自己或其他同样对高凤岐先生深感敬佩的人,他们因高凤岐的事迹而悲痛,以泪水书写下他的事迹,使之成为流传千古的“循吏传”。这里的“循吏”是指奉公守法、勤政爱民的官员,高凤岐先生的形象通过这样的传记得以永存,跨越时代,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高凤岐先生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对公正、忠诚和勤政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后世的启示意义。
不详
斯人甚贤,未报君父恩,如何瞑目;
视吾犹弟,便倾江海泪,难抵伤心。
建议愧微官,祗今片纸珍存,爱惜重烦严谴日;
忌才推上考,那识数年远宦,凄凉忽见素书时。
甲申之捷、庚子之电,战功先识孰能齐,艰苦一生,临没犹闻忠谏语;
无邪在粤、正学在湖,讲道论心惟我久,凄凉廿载,怀知那有泪干时。
勤学爱才,涕泪凄凉八百士;
评书和韵,交情郑重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