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峡

苍山亘百里,列岫相倚伏。

峭壁忽中开,江流势一束。

层阴峡里生,赤日岩际宿。

众壑来长风,万顷浸寒绿。

古寺从何年,飞来著山腹。

中有百丈梯,叠石榜林麓。

密树漏斜阳,甘泉泻空谷。

爱彼清且冽,揽之不盈掬。

老僧导我饮,相接縆半竹。

蜿蜒作鲸吸,取给日以足。

僧言昔寇乱,菑杀及草木。

劫灰所烧余,突兀见此屋。

磐磐达摩石,坐阅人代速。

上有支离叟,岁久顶已秃。

林深阒无人,径转缭而曲。

冉冉松间云,琅琅山巅瀑。

来时值炎蒸,对此忘暑溽。

云水尔何缘,终古自相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灏的《中宿峡》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深的山水画卷。首句“苍山亘百里,列岫相倚伏”展现了连绵百里的山脉,峰峦起伏,气势雄浑。接下来,“峭壁忽中开,江流势一束”描绘了峡谷中峭壁陡立,江流在此处汇聚,形成了一种险峻而壮观的景象。

“层阴峡里生,赤日岩际宿”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峡谷中的阴暗与阳光,增添了神秘感。接着,诗人描述了山谷间的风、水和自然景观,如“众壑来长风,万顷浸寒绿”,以及“古寺从何年,飞来著山腹”的古老寺庙,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如“中有百丈梯,叠石榜林麓”、“密树漏斜阳,甘泉泻空谷”,展现了宁静而清幽的氛围。在享受泉水的清凉时,诗人感叹其“爱彼清且冽,揽之不盈掬”,表达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僧人的讲述,回顾了历史变迁,“昔寇乱”、“劫灰所烧余”等词句揭示了岁月的痕迹,而“磐磐达摩石,坐阅人代速”则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沧桑。整首诗以个人的感受和历史的沉思相结合,展现出中宿峡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收录诗词(9)

徐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锦浪滩

移舟向锦浪,■棹日加午。墨泼天际云,鼎沸滩中雨。

雷殷山谷鸣,风挟崖树舞。

空濛一水间,萧飒万籁聚。

篷窗杂坐卧,对面不闻语。

须臾复晴霁,舟子众篙举。

溪回滩已平,石激水犹怒。

及兹叹神力,沛然孰能御。

物理有消长,浩渺此终古。

形式: 古风

龙泉峡

峡势如游龙,举头向天外。

嘘气倏成云,快与风雨会。

飞洒落九天,冯陵恣滂沛。

发响惊雷霆,腾空破烟霭。

倒卷匹练垂,高拥石幢大。

严冷逼衣襟,余光动松桧。

看山已压多,观水此为最。

渐远人不闻,暝色尚映带。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天泉歌

晓行十里稀人踪,但闻泉响无西东。

山巅宿云不肯住,随风散作青濛濛。

俄顷风尽云亦定,苍崖飞出两白龙。

奔人直下竞赴壑,昂首作势还腾空。

岩前五色炫海日,涧底一曲垂长虹。

仙人玉女在何许,惟有丫髻留双峰。

白云洞口更幽绝,飞流断续分三重。

其余蜿蜒各有熊,或倚怪石穿虬松。

水帘一卷挂石室,瑶花琪树纷蒙茸。

兹山夙昔擅名胜,迹所未到心难穷。

何时结茅傍山麓,躬耕自作田舍翁。

朅来手持碧玉杖,拄到绝顶青芙蓉。

不知何处好山水,有此十丈玻璃风。

鹤兮飞来吾与汝,平台之上云蓬蓬。

形式: 古风

灵湖寺同张叔渊明府施恕庵主簿

万里寒涛色,春来到佛堂。

游人集吴越,古木认萧梁。

倚槛峰峦改,巡檐薜荔荒。

殷勤问湖水,门外已耕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