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过了六旬又六春,未知还有几年身。
酣歌且纵生前乐,衣食宁忧死后贫。
长笑乾坤为逆旅,时招风月作良宾。
露顶赤脚寒松下,真是明朝一散人。
这首诗以豁达的态度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主题。诗人已过六十六岁,对未来的寿命充满不确定性,但他选择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他主张在有生之年尽情享受生活,不必过分忧虑衣食问题,因为这些物质上的担忧属于死后之事。诗人将世界比作旅店,邀请自然界的美景如风月作为宾客,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最后,他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穿着随意地坐在寒松之下,畅饮高歌,自称为明朝的一位散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自然的热爱。
不详
正是木翁六六年,三朝幸作太平仙。
浊醪粗饭供吾老,幻化尘生信彼天。
怯冒风波游宦海,喜观孙子种书田。
初筵具共宾朋醉,何羡金张珥汉蝉。
井梧乍见几枝残,幽思重重独倚栏。
牛斗高悬更漏永,霜风凄断月光寒。
晓妆已怯罗衣薄,宵梦偏惊玉枕单。
恨望佳期千里隔,芙蓉满眼对谁看。
老大逢秋其不堪,可人况复隔湘潭。
思沾玉唾忘餐栉,欲问萍踪迷北南。
目断峰遮过六六,肠回江曲倍三三。
音书一纸凭青鸟,天畔殷勤为远探。
南方本以炎方号,冬日不寒春月间。
常见暄风翻舞蝶,时看暖日散游蜂。
柳垂故叶仍存绿,桃剩残枝已著红。
老体幸无冰雪苦,壶中馀沥任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