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言可之鄞

四明多胜迹,不惮此行难。

客棹霜天晚,征衫道路寒。

湖灵通夕见,海日带潮看。

莫远乘槎去,风涛卒未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四明这个地方有许多优美的景色,我不怕这次行程的艰难。
夜晚,客船在霜气笼罩的天空下行驶,行人的衣衫在寒冷的道路上显得单薄。
湖中的精灵在傍晚时分显现,海上日出伴随着潮水一同观看。
不要急于乘坐木筏远行,风浪还未平息,安全尚未得到保障。

注释

四明:指古代的四明郡,今浙江宁波一带。
胜迹:名胜古迹。
不惮:不怕。
行难:行程艰难。
客棹:客船,他人的船只。
霜天:下霜的天气。
征衫:旅途穿的衣服。
道路寒:道路寒冷。
湖灵:指湖中的神灵或传说中的生物。
通夕见:整夜可见。
海日:海上日出。
带潮看:伴随着潮水升起。
乘槎:古代神话中乘木筏渡天河的典故,这里指远行。
风涛:风浪。
卒未安:尚未平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送吴言可之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言可前往鄞县旅途的关心与祝愿。首句“四明多胜迹”点出鄞县名胜众多,暗示了友人将有丰富的游览体验。接着,“不惮此行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勇气的赞赏,尽管路途艰辛,友人并不畏惧。

“客棹霜天晚”描绘了友人在寒冷的霜天傍晚乘船出行的场景,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和孤寂。“征衫道路寒”进一步强调了友人身处的清冷环境,暗示了旅途的艰苦。

“湖灵通夕见,海日带潮看”则通过想象,预祝友人能够在旅途中欣赏到鄞县湖光山色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湖灵和早晨带着潮水的海日,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莫远乘槎去,风涛卒未安”,诗人提醒友人不要轻易远行,因为风涛尚未平息,暗含对友人安全的担忧。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关怀与期待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送张集父分教越之上虞

此去横经涉远途,三江烟雨晚潮初。

颛孙岂是贪求禄,郑老从来爱读书。

驻马晓吟曹庙桧,倚船时看舜乡鱼。

顾予挟册曾游此,故旧相逢为起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李元晖閤舍归庐陵

锐气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风波。

西湖旧识惟鸥鹭,故国重来尽黍禾。

短枕客中生梦少,归舟江上载诗多。

相逢未久忽相别,奈此夕阳芳草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杜子问归明州

未酬行道志,抱道复东归。

老入江湖鬓,寒深雨雪衣。

客程烟树晚,乡梦海鱼肥。

所恨交情浅,临岐别语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陈仲甫挟书游甫里

西风客影鬓毛苍,此去携琴又一方。

欲向书中消日月,何妨篱下寄文章。

于今蜀道无平地,到处并州即故乡。

茶灶笔床犹在否,烦君移棹问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