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十一)

至人袭气毋,所餐唯沆瀣。

朝衡暮华嵩,神游八区外。

遗言庶可诠,至宝良在内。

一气中夜神,德门贵虚待。

广成说岂诞,鸿宝术斯在。

谁其齐死生,斯理或不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十一)》由明代诗人梁有誉创作,展现了诗人对至人境界的追求与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态度。

首句“至人袭气毋,所餐唯沆瀣”,以“至人”为引子,指出至人的存在并非物质性的,而是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他们吸取的是宇宙间的精气,而非凡俗之物。这里的“沆瀣”指的是清晨的露水,象征着纯净、清新的自然之气,是至人追求的精神食粮。

接着,“朝衡暮华嵩,神游八区外”,描述了至人如同衡山、嵩山等名山大川般,拥有超脱的灵性,能够在精神上遨游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表达了至人精神世界的广阔无垠。

“遗言庶可诠,至宝良在内”,则暗示了至人留下的教诲和智慧,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理解宇宙真理和人生意义至关重要。

“一气中夜神,德门贵虚待”,进一步阐述了至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了内在精神修养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道德之门在于内心的空灵与谦逊。

“广成说岂诞,鸿宝术斯在”,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广成子的故事,表明了追求至高智慧和长生不老之道并非虚妄,而是有迹可循,存在于深邃的智慧之中。

最后,“谁其齐死生,斯理或不昧”,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提出了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哲学观点,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不会被生死所遮蔽,而是永恒存在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至人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生命、宇宙和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十三)

南州桂冬荣,先民嘉炎德。

明珠贡彤庭,翡翠生颜色。

淑往化斯竭,物变胡叵测。

苦桃杂马兰,中路丛剡棘。

壶蜂飞螫人,沙虫巧为射。

茫茫烟液委,回风荡鳌极。

智士多苦怀,触览热中臆。

河汉无津梁,奋飞叹奇翼。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十四)

美人洵无度,山川险且深。

轻辌前导翔,辎乘从湛湛。

结宇树申椒,菌桂蔼成林。

罗帱挂曲琼,宝瑟流哀音。

道阻莫从之,因风托微吟。

白璧欲投诚,青蝇惊我心。

愧无黄鹄翰,空悲商与参。

袖中金错力,迟回岁将阴。

因思湘妃叹,重华不可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咏怀(其十五)

槐岭光熊熊,峚山列丹树。

中有神仙人,乘鸾驾烟雾。

明霞结为裳,玄玉瑑为宇。

方与三辰游,岂复计寒暑。

鹑笼栖凤鸟,局促铩其羽。

放神凌八荒,将与斯人遇。

形式: 古风

燕京侠客吟

翩翩侠客出燕京,长筵广宴罗簪缨。

艳姬呈赵舞,少女擅秦声。

庭前万树莺花明,眼看世事鸿毛轻。

百遍飞觞欢未足,半酣更进伊凉曲。

嫣然一转开心颜,却啸草玄谩幽独。

杨花乱扑鹔鹴裘,谁能不饮空自愁。

醉来拔剑起自舞,天边斫断黄河流。

不肯敛衽事七贵,不学低眉谒五侯。

向天长啸振林木,俯仰今古皆浮沤。

万金筑成走马埒,尽道繁华人共悦。

昨日车骑游如龙,今朝桃李飞成雪。

桃李飞飞黄鸟哀,酌酒且上燕昭台。

忆昔燕昭下士日,高谈霸略吞九垓。

郭隗当师位,乐毅抱奇来。

黄金销歇威棱失,千载雄图安在哉。

又闻邹衍生,挟策事豪举。

娇首聊将玉律吹,茫茫寒谷生禾黍。

莫言造物不可期,人力回旋有如许。

今人古人不相待,行乐莫使朱颜改。

志何苦而隐南山,愤何深而蹈东海。

有霞不堪餐,有芝不堪采。

侠客豪来还自吟,长风日暮吹兰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