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淡淡,雨丝丝。旧日真娘何处祠。
横笛短箫声渐远,藕花塘子夜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江南水乡画面。"云淡淡,雨丝丝",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烟雨蒙蒙的意境,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湿润而清新。"旧日真娘何处祠",提及的是当地传说中的真娘祠,可能象征着历史遗迹或民间故事,引发了诗人对过往时光和人物的怀念。
"横笛短箫声渐远",通过远处传来的笛箫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旧情绪,声音渐行渐远,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藕花塘子夜来时",进一步点明时间是夜晚,塘边的荷花在月色下更显寂静,与前文的笛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捣练子(其二)泊山塘作》以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下宁静夜晚的感触,展现了清初文人墨客的闲适与感伤情怀。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临安去,陌上已开花。
扇影似翻江上羽,车帘刚拂草头沙。缓缓好归家。
绕路烟丝笼暖去,清江日影带潮回。缓缓好归来。
江帆暮,江帆暮。六月水西头。
竹子牵来黄蛤履,荷花泛去白螺舟。送汝返罗浮。
东风吹柳覆金堤。夹岸红楼望去迷。
日映游丝捲幔低。画桥西。一树娇花鸟自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