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钗双捧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
解笑诗人誇博物,祇知红颗味酸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手持金钗,轻轻打开装有荔枝的宝奁,荔枝的光泽映照在钗上,犹如星辰闪烁。她不仅美丽动人,还博学多识,能理解诗人的广泛兴趣,包括对荔枝这种水果的品尝和其背后的学问。诗人通过这幅画面,赞美了女子的智慧与内在美,同时也暗示了荔枝虽美味,但她的知识更为丰富和吸引人。整体上,这首诗以女性形象和荔枝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女性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绛縠囊收白露团,未曾封值向长安。
昭阳殿里才闻得,已道佳人不奈寒。
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
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缘手落尘埃。
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繁星始下来。
市井萧条烟火微,两衙散后雪深时。
若无一曲传金盏,争奈衰翁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