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守(其四)

文武忧才尽,斯人为底穷。

威声传境外,袖手老闽中。

来往二三客,康宁九十翁。

及门曾一识,铭笔愧难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潘守(其四)》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逝者潘守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文武忧才尽,斯人为底穷”开篇即点明了对人才凋零的忧虑,将逝者潘守置于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暗示其在文武两方面皆有卓越贡献,却不幸遭遇人生的低谷或困境。接下来,“威声传境外,袖手老闽中”两句描绘了潘守的名声远播,虽身处偏远的闽地,却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来往二三客,康宁九十翁”则通过描述潘守晚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与少数几位知交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不仅体现了潘守晚年生活的质量,也侧面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交圈的精简而纯粹。

最后,“及门曾一识,铭笔愧难工”表达了诗人与潘守虽仅有一面之缘,但对其人品和才华的敬仰之情难以言表。诗人自谦自己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出对潘守的敬意和怀念,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情感的细腻抒发,既展现了潘守个人的风采,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敬仰之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挽歌。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年赵左藏挽诗(其一)

登名三十载,岸帻去壶山。

乍入离珠府,不留鸣玉班。

同升君弱冠,久别我衰颜。

及此吟哀些,伤哉数太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同年赵左藏挽诗(其二)

客有南来者,云君病本无。

信然身是梦,俄尔我非吾。

甫脱登山屐,犹倾对月壶。

人生太危脆,变幻止斯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同年赵左藏挽诗(其三)

畴昔号宗英,嵚崎恨莫平。

晚同蓍用数,早负榜中名。

握手虽疏阔,惊心隔死生。

白头慈母在,遥想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后村五首(其一)

九十非为寿,天胡夺此翁。

两朝名法从,一世大宗工。

集本家家有,囊封字字忠。

老龙虽异宠,堪叹梦俄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