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箭曾无东向发,沙弥原本不知兵。
祭文凄绝将军庙,江岸回头尽哭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后的凄凉景象。"一箭曾无东向发"暗示战争已经结束,敌人的箭矢未曾再向东方射出,可能象征着蜀地的胜利或敌军的撤退。"沙弥原本不知兵"则写出战乱对年轻人的影响,即使是年轻的僧侣(沙弥)也未曾经历过这样的战争,表达了战乱对社会和人们心灵的冲击。
"祭文凄绝将军庙"描绘了人们对牺牲的将士们的哀悼,祭文悲痛至极,反映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江岸回头尽哭声"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江边的人们回望战场,只能听见一片哭声,这无声的哭泣是对逝者最深沉的哀悼,也是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们的情感波澜,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体现了清代诗人张祥龄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
不详
一夕西风动玉钩,画梁如听语啁啾。
似言华屋原堪恋,无那高巢易得秋。
来日园林还昔主,归时沧海见横流。
寻常百姓家家是,王谢堂前认得不。
四十不官拥皋比,男儿怀抱谁人知。
药草聊同伯休卖,款段欲陪少游骑。
君来渤海从去春,黄尘埃壒愁杀人。
末流岂肯重儒术,可怜论语供烧薪。
嵚奇历落不称意,高阳酒徒兀然醉。
长驱八尺两颐丰,高谈慷慨忧时泪。
平生贱子徒坚顽,穷途谁复垂温颜。
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
问君秋水剪双眸,何独异我稠人稠。
无双岂独楚王信,千秋无复文信侯。
君今长揖告我行,南风欲挂孤帆轻。
闽之东门温泉温且清,荔阴如见挥巨觥。
凉月低高树,翛然怀吕安。
移镫过别馆,留客共盘餐。
雷雨涤新暑,庭阶生暮寒。
遥知草玄者,独有子云难。
尔泛楼船去使倭,怜馀卧病独悲歌。
三年梦逐沧波远,万里书传涕泪多。
娇女宁亲聊慰藉,霸才无主悔蹉跎。
耦耕约与论文赏,为报流光似掷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