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除妄想不求真,大开宝藏施珠珍。
穷士未谙门外立,黄金窟里作贫人。
这首诗名为《證道歌(其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的内容主要探讨了修行与认知的层次。"不除妄想不求真"表达了修行者若不消除妄念,就无法追求真正的悟道;"大开宝藏施珠珍"则比喻修行者应当抛弃贪欲,将内在的智慧宝藏无私地分享,如同施舍珍贵的珍珠。"穷士未谙门外立"暗示那些尚未领悟真理的人,即使身处看似富有的境界(如黄金窟),内心仍可能感到贫瘠和迷茫。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劝诫人们要从内心寻求解脱,而非仅追求外在的财富。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学人不了用修行,只应步步踏阴坑。
大光普照盲无识,非时不共野狐争。
今日分明须剖析,天临日照融光碧。
担板玄沙不许名,从古至今无影迹。
比来尘镜未曾磨,多口雪峰大老婆。
漏泄天机光觌面,痴猿犹自漉清波。
莫谤如来正法轮,我师累劫究方成。
然灯王佛亲传受,后代儿孙万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