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在德六年正旦

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

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

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谁将瑶瑟托湘娥。

颖客播弦歌。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

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元代卢挚的《木兰花慢·在德六年正旦》是一首描绘新春景象与皇家气象的词作。开篇以“问东风何似”起笔,形象地询问春风为何如此温柔,早早吹绿了洞庭湖面,预示着生机勃发。接着,词人通过“梅妆的皪,柳态婆娑”描绘出早春梅花盛开、柳树轻摆的美景,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遥知玉墀鹓鹭”一句,运用了鹓鹭比喻朝廷官员,象征着朝堂的庄重与秩序。词人想象皇宫中,官员们在春阳下忙碌,宫殿巍峨壮观。接下来,“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暗示着皇恩浩荡,如同春雪覆盖远方。

“谁将瑶瑟托湘娥”转而写到音乐,意为谁能将美好的乐曲传达给月宫仙子湘娥,表达了对艺术的赞美和对和谐盛世的向往。随后,词人借执法者和寿星的形象,寓意公正与长寿,突显出新年万象更新的气象。

最后,“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描绘了衡山君(可能指皇帝)的威仪,以及宫廷音乐的盛大表演。结尾“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总结全词,赞美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统一的江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春佳节的景象,寓含了对国家治理清明、社会和谐的期盼,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心境与时代风貌。

收录诗词(86)

卢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字:处道
  • 籍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
  • 生卒年:1242-1314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

社里诗人,尘外江村。甚终朝、关定柴门。

酾泉行药,钓月耕云。间是谁欤,今隐者,古山君。

老子虽贫,尽办清尊,但休嫌、俗壮轮囷。

他时有暇,准去寻春。把竹边梅,松下石,可平分。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折桂令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狂嬴。

五十年除兮昼黑,刚兮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图走鸟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便宜。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折桂令.长沙怀古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金字经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形式: 词牌: 金字经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