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晋溪

访古晋祠山,晓集汾水桥。

星河没惨淡,野色见平遥。

树鸟啼冥冥,涂马鸣萧萧。

游车接飞盖,驾言修禊朝。

荒城忽已迥,远峤如相招。

振衣投林丘,浥露□尘嚣。

涧壑耸绿桧,原隰散红桃。

敞殿罗幢幡,虚庭杂牲醪。

逶迤广寒宫,献酬瑶池皋。

境胜地亦灵,心悦神自超。

法鼓青山巅,仙家白云标。

极留不可暂,鹤唳天风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契玉立的《游晋溪》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晋祠山、漫步汾水桥的清晨景象,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超脱的追求。

首句“访古晋祠山,晓集汾水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于清晨聚集在汾水桥上,准备开始他的晋祠之行。接着,“星河没惨淡,野色见平遥”描绘了晨曦初现时的景色,星河隐没,大地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象,远处的平遥显得格外宁静。

“树鸟啼冥冥,涂马鸣萧萧”则通过鸟鸣和马蹄声,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静谧氛围。随后,“游车接飞盖,驾言修禊朝”描述了诗人乘坐的车辆与飞盖相连,准备前往举行修禊仪式的场景,修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通常在春季进行,以祈求健康和吉祥。

“荒城忽已迥,远峤如相招”两句,诗人从繁忙的城市转向了广阔的郊野,远处的山峰似乎在召唤着他,引人遐想。接下来,“振衣投林丘,浥露□尘嚣”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喧嚣,投身自然怀抱的心境,仿佛洗涤心灵,回归纯净。

“涧壑耸绿桧,原隰散红桃”描绘了山涧中挺拔的绿桧树和平原上绽放的红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敞殿罗幢幡,虚庭杂牲醪”则转而描写晋祠内的建筑与祭祀活动,殿堂宽敞,旗帜飘扬,庭院中摆放着祭品,充满了庄重与神秘的气息。

“逶迤广寒宫,献酬瑶池皋”则将视线引向了传说中的广寒宫,暗示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最后,“境胜地亦灵,心悦神自超”表达了诗人对晋祠及其周围环境的赞美,认为这里的美好不仅在于其自然景观,更在于它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喜悦与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法鼓青山巅,仙家白云标”描绘了山巅上的法鼓声与白云缭绕的仙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而“极留不可暂,鹤唳天风高”则以鹤唳天风高结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与对自由、高远境界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以及对精神超脱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4)

契玉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顺帝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考求图志,搜访旧闻,成《清源续志》二十卷。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工诗。有《世玉集》

  • 字:世玉
  • 籍贯:高昌

相关古诗词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文正千年士,精忠凛不亡。

勋名山岳重,翰墨日星光。

乔木参天古,幽兰叠砌芳。

我来拜祠下,端欲濯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清源洞

洞府神仙去不还,清源紫帽耸高寒。

泉南佛国几千界,闽海蓬莱第一山。

夜月凤箫声隐隐,秋风鹤佩听珊珊。

瑶池岂隔尘寰路,更扣危岑最上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潞公轩

极目翔原晋代秋,剪桐封弟自成周。

兴亡不镇山河固,今古惟搬岁月流。

远树似招行客至,高风犹记昔贤游。

徘徊对坐松林晚,万壑奔泉响碧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谒天圣宫

玉骑朱旄降翠峦,神光紫气应函关。

真仙出没时无有,客使忧勤自往还。

古殿烟横千岁柏,灵池云绕万重山。

琼枝珠蕊垂甘露,愿转丰年瑞雪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