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漫兴(其四)

又出亭林道,楼台尚自疑。

无边春草色,不定野灵姿。

未就庞公隐,空怀惠远期。

飘飘何所适,重拟结茅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亭林之间的情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又出亭林道”,点明了地点,暗示诗人经常在此游走,流露出一种熟悉与亲切感。接着,“楼台尚自疑”一句,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讶与赞叹,仿佛眼前的楼台并非真实存在,而是虚幻的梦境,这种感觉增加了画面的神秘色彩。

“无边春草色,不定野灵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春草覆盖了广阔的大地,颜色各异,随风摇曳,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而“野灵姿”则赋予了这些自然景象以灵动与活力,仿佛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情感。

“未就庞公隐,空怀惠远期”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庞公和惠远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庞公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惠远则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们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了隐逸生活的象征。诗人虽未真正实现隐居的愿望,但内心深处仍怀揣着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憧憬。

最后,“飘飘何所适,重拟结茅茨”两句,以飘忽不定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他似乎在寻找一个归宿,渴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重新规划生活,结庐而居,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迷茫与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守岁

守岁西清第,幽怀且自宽。

极惭公子意,须尽老夫欢。

明日王春始,疏星子夜阑。

殷勤一杯酒,到手莫辞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寓翠岩庵(其一)

己荒丹井宅,近息翠岩祠。

老去时听法,春来且赋诗。

花香蜂出户,尌密鸟争枝。

绝境风烟外,渔人不用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寓翠岩庵(其二)

彷佛东柯谷,云间鸡犬声。

梳头忘日晏,濯足爱江清。

草径须频扫,茅堂苦未营。

携壶惭父老,亦足慰吾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三月晦日

野树残花落,风荷小叶开。

夜游须秉烛,春在更持杯。

屡阅云霞变,成惊日月催。

江山莫淹滞,准拟赋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