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垂光同年

丹桂攀来十七春,如今始见茜袍新。

须知红杏园中客,终作金銮殿里臣。

逸少家风惟笔札,玄成世业是陶钧。

他时黄阁朝元处,莫忘同年射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桂花攀折已有十七个春天,现在才看到你身着新官袍。
要知道你在红杏花园林中是贵客,将来定会成为金銮殿里的重臣。
王羲之家风只在笔墨之间,张玄成的世业如同陶铸万物。
将来你在宰相的府邸处理政务时,别忘了当年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朋友。

注释

丹桂:桂花。
攀来:攀折。
十七春:十七年。
茜袍:红色官袍。
红杏园中客:红杏花园林中的贵客。
金銮殿里臣:金銮殿里的朝廷官员。
逸少:王羲之的字。
家风:家族传统。
笔札:书法。
玄成:张玄成的字。
世业:世代事业。
陶钧:比喻掌控全局。
黄阁:宰相的府邸。
朝元处:处理政务的地方。
同年:同年科举的人。
射策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赠垂光同年》。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和科举生活的深刻体会。

"丹桂攀来十七春,如今始见茜袍新。"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丹桂(即桂花)已经连续开放了十七个春天,而诗人至此才真正领略到了朋友穿着茜色袍的风采。

"须知红杏园中客,终作金銮殿里臣。"

这里“红杏园中客”象征着科举考试中的考生,而“金銮殿里臣”则暗示了仕途生活,即通过科举成为朝廷的官员。

"逸少家风惟笔札,玄成世业是陶钧。"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风和学术传承的自豪,以及对于道德修养和文学创作的重视。

"他时黄阁朝元处,莫忘同年射策人。"

最后两句回忆起往日在科举考试中的场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与同僚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友情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珍贵以及学术传承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赠表弟黄校书辂

产破身穷为学儒,我家诸表爱诗书。

严陵虽说临溪隐,晏子还闻近市居。

佳句丽偷红菡萏,吟窗冷落白蟾蜍。

闲来共话无生理,今古悠悠事总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黄校书先辈璞闲居

驭得骊龙第四珠,退依僧寺卜贫居。

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

东涧野香添碧沼,南园夜雨长秋蔬。

月明扫石吟诗坐,讳却全无儋石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瑞鹧鸪

绣仆梅兼羽翼全,楚鸡非瑞莫争先。

啼归明月落边树,飞入百花深处烟。

避烧几曾遗远岫,引雏时见饮晴川。

荔枝初熟无人际,啄破红苞坠野田。

形式: 七言律诗

应节谁穷造化端,菊黄豺祭问应难。

红窗透出鸳衾冷,白草飞时雁塞寒。

露结芝兰琼屑厚,日乾葵藿粉痕残。

世间无比催摇落,松竹何人肯更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